(二)有罪的女人蒙赦免 #7:36-50|
●圣经四卷福音书都记载女人用香膏抹耶稣的事:
#太 26:6-13;可 14:3-9;路 7:36-50;约 12:1-8|
。但细心比较可以发现马可、马太、约翰记载同一件事,而路
加记载另一件类似的事。前者发生於耶稣死前一星期,后者则发生於
较早期。
1.一個法利赛人请耶稣吃饭。#7:36|
2.一個女罪人拿著盛香膏的玉瓶进来。#7:37|
(1)站在耶稣背后、挨著耶稣的脚哭。
(2)用眼淚哭湿了耶稣的脚、用头发擦干。
(3)用嘴连连亲耶稣的脚。
(4)用香膏抹耶稣的脚。#7:38|
●「罪人」:意思是「献身於犯罪的人」,很可能是妓女。
●当時的习惯中,宴席中没有受邀请的人也可以进去乞求一些礼物,所
以一般乞丐常常这样做,而这女人就是按著这习俗把自己等同於乞丐
进到此宴席中。
●「用头发擦干」:大概是这女人因为用眼淚哭湿耶稣的脚觉得不好意
思,所以用头发擦干耶稣的脚。
●犹太人的良家妇女不会在大庭广众中散下头发,当時做丈夫的甚至可
以用此作为休妻的理由。
以嘴亲夫子的脚有先例,但也极为罕有。
香膏抹头常见,但以香膏抹脚则绝无仅有,可能是极度谦卑的表现。
这女子是完全不理会社会风俗或旁人的批评,公然流露她的摯爱。
3.法利赛人心中质疑耶稣亲近罪人。#7:39|
●「这人」:一种轻蔑的称呼,或作「这家伙」。
●「若是先知」:原文句型表示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意思是这法利赛人
认为耶稣不是先知。
4.耶稣用比喻说明法利赛人和这女人的差异。#7:40-43|
●「债主」:指「放款取利的人」。
5.西门没有表现出特别敬重耶稣的待客之道(这对注重礼仪的法利赛人似
乎是不寻常的),而这女人却以最诚摯的感恩来对待耶稣。#7:44-46|
●亲嘴、用油抹头、给水洗脚三种礼仪似乎不是当時主人招待客人所必
须做的事,但主人如果对客人做这些事,就表示对客人特别敬重。因
此西门口中虽然尊称耶稣是夫子,其实心中已经断定耶稣不是先知,
因此没有特别敬重或欢迎的表示。
◎耶稣問西门「你看见这女人吗?」,是提醒西门抛弃「罪人」的成见
,要西门注意这女人爱的举动。
6.耶稣肯定这女人的罪已经赦免了,因为她现在爱的表现可以说明。
#7:47-48|
●许多罪都「赦免」了:原文時态表示早已经获得赦免了。
◎由上下文可以知道这女人应該在耶稣进法利赛人门之前就已经被耶
稣赦免了。而她感恩来报恩,并不是用爱的表现来换取赦免。耶稣
在此再次保证女人的罪已经赦免了。
7.同席的人质疑耶稣的赦罪权柄。#7:49-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