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福音 11章20节 到 11章26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咒诅无花果树(#11:12-14;11:20-26|)
      ○#太 21:18-22|
    (一)時间:耶稣进耶路撒冷隔天。#11:12|
          背景:耶稣饿了。#11:13|
          事件:耶稣看到一棵无花果树,過去找不到果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時
                间),於是耶稣咒诅无花果:「永没有人吃其果子」,而门徒听到
                耶稣的咒诅。#11:13-14|
          ●由马太福音中可以得知这個時间是「清早六点以前」,大约是四更的時
            候。这一天应該是星期一。
          ●「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時候」:原文的翻译应該是「不是无花果树盛產
                                        的季节」。
          ◎「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時候」:无花果成熟期应該在六月与九月,而耶
                                        稣显然不会不知道这個道理。在不是无
                                        花果成熟的時候去找无花果吃,找不到
                                        就咒诅果树,显然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一般认为这是耶稣透過这個行动来宣
                                        告以色列国的审判(在旧约中常常用无
                                        花果来代表以色列国),表示耶稣来到
                                        以色列国,却得不到应有的对待,於是
                                        上帝就将咒诅临到以色列国,让外国不
                                        再透過以色列分享上帝的恩典与真理。
          ◎「树上有叶子」:或者暗示这些叶子让整棵树看起来很像有果子的样子
                            ,但实际上对人是没有帮助的。就像当時的宗教仪式
                            ,看起来非常隆重繁复,但其实没有真实的内涵。
          ◎耶路撒冷附近的无花果树通常在三、四月開始长叶子,到了六月所有的
            叶子长满之后才開始结无花果。但这棵树是例外,在逾越节的時候就已
            经长满了叶子,所以耶稣才会有「找果子」的尝试。
          ◎把对无花果的咒诅与洁净圣殿放在一起,似乎更是表明了耶稣透過这些
            举动宣告他对当時犹太教信仰的审判与唾弃。

    (二)時间:耶稣进耶路撒冷的第三天早晨。#11:20|
          事件: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11:20|

    (三)彼得提醒耶稣他所咒诅的无花果已经枯干了。#11:21|
          ◎这里的记载显示出彼得是马可福音的资料来源。彼得的说话也显示出门
            徒对耶稣咒诅的能力仍然不够认识,因此耶稣才会有底下的「信心」教
            导。
    (四)耶稣以「你们当信神」来回应之,并以「移山」来表达信心的力量。
          #11:22-23|
          ●「这座山」:耶稣就地取材拿「橄榄山」来当例子,在橄榄山上可以看
                        见死海,因此耶稣就拿此山和死海来表达信心的力量。
          ●「移山」:这是当時拉比习惯使用的比喻。
          ◎#11:22|已经很清楚的把耶稣的「拉比式讲道」的重点表明清楚,重点是「
            祷告時应当有信心」、「应当对神有信心」,而非「人只要有信心就可
            以要上帝替他做任何的事情」。

    (五)耶稣教导门徒祷告无论是什么,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11:24|

    (六)耶稣教导门徒祷告前必须饶恕得罪自己的人。#11:25-26|
          ●最好的抄本里面都没有#11:26|,这一节可能是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加入
            的。
          ◎这里显示「饶恕别人」跟「上帝是否饶恕我们」有关,这也是主祷文等
            经文提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