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帖记 4章15节 到 4章17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四、以斯帖要求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她禁食三昼夜,然后他要冒险去见波斯
      王。#4:15-17|
      ●「禁食」:通常用於表示「为罪悲慟」。在摩西五经里面并没有「禁食」这
                  个字,而是用「克苦己心」(#利 16:29-31;23:27-32| 、
                  #民 29:7|)这個字,通常与赎罪日有关,并在其后的旧约经文里
                  常与禁食一起出现(#拉 8:21;斯 4:3, 16|)。因此不少学者
                  认为在被掳時代禁食逐渐成为犹太人表示懊悔认罪的惯例。这里
                  没有提到祷告,不過这里的禁食应該就是为了要祷告。
      ●「禁食三昼三夜」:禁食通常只一天,如赎罪日的禁食(#利 16:29-31|),
                          或一些特殊事故而自願进行的禁食(#撒下 1:11-12|)
                          ,也大多只有一天.以斯帖禁食三日,表示她看这事
                          十分严重,需要额外力量。
      ●「不吃不喝」:一般的禁食并不禁止喝水,这里是特殊的要求不喝水。
                      表明了以斯帖的恐惧慎重。
      ◎末底改的话看似先知的预言,也有一些夸饰的感觉,但是这段话使以斯帖内心
        挣扎不已,这里并没有提及以斯帖花了多少時间来作决定,但从后续的发展我
        们可以看到她并没有只自扫门前雪或独善其身,而且从她的选择可以看出神的
        介入,使得他的自民在合適的時机采取行动。
      ◎以斯帖决定至個人生死於度外而冒死进谏前的榜样让我们看到她是有勇气
        且计画周详的人:
        1.计算代价—她知道自己可能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2.分清先后—她知道犹太民族的存活遠比她個人的生存重要
        3.做好准备—她寻求支持,除了自己禁食祈祷,也要求同胞一起禁食祷告。
        4.身体力行—她决定后没有拖延時间,决定三天后义无反顾地去作。
      ◎以斯帖其实也可以选择见死不救,或单是祷告,或静观其变。有時我们也是
        如此,我们相信神的应许,也听到神明确的引导和呼召,但却只願置身事外。
        若是有該做的事情,我们应当采取行动参与神的计画,而不是等著别人去实踐
        他的旨意。当然,我们也不是都照自己的意思而行,而是要避免「坐等不动
        以为是倚靠神」或「一切靠自己而不听神的声音」两种极端,让神的计画和
        人的参与两者相辅相成。
      ◎以斯帖願意牺牲自己优渥的地位去拚死见王求情,真是令人动容。
      ◎这里只字不提祷告或神或其他跟宗教有关的词汇,是一种修辞技巧,
        强调在整個故事中,神是主动者,主权在於神,不是人光靠自己的力
        量可以改变什么。
      ◎我们清楚知道神在我们身上的旨意以后,是否也願意采取行动呢?
      ◎当环境把我们困住,而我们却缺乏勇气与信心来面对和改变時,是否也
        可以学习以斯帖一样,请弟兄姐妹一起禁食代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