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记下 2章8节 到 2章11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三、伊施波设作以色列王 #2:8-11|
      ●「押尼珥」:扫罗的堂兄弟,也是军队总司令。
      ●「伊施波设」:字义是「可耻之人」,#代上 8:33;9:39|说这個王的本名
                      是「伊施巴力」,字义是「主的人」。后来应該是为了
                      避讳「巴力」(迦南神)这個字,文士将之用「波设」(
                      可耻)替代。
      ●「玛哈念」:字义是「双營地」,是雅各与天使会面之处#创 32:1|。位於
                    约旦河东。
      ●「亚书利」:字义是「受引导的」、「受祝福的」。有些学者认为此处应
                    作「基述」#3:3|。
      ●「四十岁」:许多学者对这個数字存疑,因为扫罗长子约拿单去世時大约
                    四十五岁。如果伊施波设已经四十岁,应該也会上战场,可
                    能也不至於被押尼珥控制。因此这個四十岁可能是文士抄写
                    错误,或者是一個约略的数据(并非准确的正好四十岁)。
                    不過我们手边没有其他抄本证据可以证明这种怀疑。
      ●「作以色列王二年」:不過大卫在希伯仑作王七年,然后到耶路撒冷作整
                            个以色列的王,因此这里的「两年」似乎很难跟大
                            卫的年代对应。很可能是大卫在希伯仑作王最后一
                            、两年,伊施波设才被承认即位当王(一開始可能
                            是约押想自己当王)。
      ◎显然基列雅比人没有答应大卫的邀请,此处基列人还是忠於扫罗王朝。
      ◎整個以色列的中心被非利士人夺取,扫罗王国退到约旦河东由押尼珥把持
        ,以色列南方有大卫作王。扫罗死后的以色列的局面算是分崩離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