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耶稣在加利利最后的教训(#9:41-50|)
○#太 18:6-9;路 17:1-2|
(一)因著信徒的名给信徒好处,不能不得赏赐,让信徒跌倒,不能不被处罚。
#9:41-42|
●「我实在告诉你们」:耶稣这里的用语等於是在发誓。保证、强调这些
人一定会得赏赐。
●「小子」:可以指「小孩子」、「卑微的信徒」、「幼嫩的信徒」。
●「跌倒」:指著「使人在信仰上跌倒」、「摧毁人的信仰」、「使人遠
離神」。
●「大磨石」:指著由驴子推动的那种巨大的磨石。
(二)应該勇於弃绝犯罪与誘惑,因为犯罪将导致人进入地狱不灭的火。#9:43-48|
●「地狱」:由希伯来文「欣嫩子」音译成希腊文。
欣嫩子谷是起初犹太人们以婴孩为祭献给迦南神摩洛的地
方。献的方法是把婴孩放在摩洛神像烧红的双臂中。
约西亚王(#王下 23:10|)废除这种可憎的仪式
后,这山谷就成为焚烧垃圾的地方。那地方的火日夜不停
的烧著,所以被用来表示上帝要施惩罚的地方。
●「用火当盐腌個人」:这句话有不少不同的解释,不過拿来接上文,指
著地狱的恐怖似乎比较合乎文理。
◎前面提到使人信仰跌倒是很严重的事情,这一段就提到使自己的信仰跌
倒也是很严重的事情,宁可割舍一些感官上的享受,也不要面对地狱之
火。
◎这里的意思,应該不是要人自残以解决犯罪的倾向,而是用强烈比拟的
方式(当時夫子习惯的表达方式)要人弃绝罪恶。其中「手」、「脚」
、「眼」或者是意指人类的感官。
(三)基督徒的本质是好的,但失去了内在的本质,就四不像了。基督徒群体中
应該有调和的能力。#9:50|
●「盐」:有「调味」与「防腐」用途。在此指基督徒在世间也应該有「
防腐」和「调味」的效果。
●「盐失了味」:当地使用的盐是含有杂质的盐,当盐分使用完時,就只
剩下杂质,失去了咸味。这些杂质有原来盐的形状,却
失去了其本质,只能丢掉了。
◎「盐失了味」,应該不是警告基督徒必须努力成为世界的防腐与调味剂
,否则会被丢弃。而是表明如果是基督徒,本质上应該就有盐的功能,
如果没有盐的功能,那就显明内在没有盐的特质,只不過是无用的杂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