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扫罗問当地的女子撒母耳的行踪,而他们进城時正好迎面遇到撒母耳。
而上帝前一天就已经指示撒母耳将会遇到未来的君王,这時又直接指明
扫罗就是未来的以色列王。#9:11-17|
●「打水」:通常是年轻女子的責任,打水時间通常是黄昏時刻。
●「正到城里」:「进入城中的日子」,此城应該是撒母耳居住的拉玛
城,不過#7:16|提到撒母耳平常巡行幾座城审判以色
列人,因此也不总是在此城中。
●「邱坛」:原文是「高处」、「高地」、「山脊」。以色列人进迦南
之后,仿效当地的习惯,在山冈的高处建立祭坛敬拜神。
后来甚至连邪淫的宗教仪式都仿效起来了。此時应該是因
为示罗被毁,约柜、会幕不在一個可公開敬拜的地方,所
以权宜之计就是用「私设的祭坛」来敬拜上帝。不過撒母
耳已经统治这么久,没有建立集中敬拜地方,导致邱坛成
为以后的問题,也是值得商榷的地方。
●「已经指示撒母耳」:原文是「已经打開撒母耳的耳朵」。
●必「使」:「差遣」。亦即保罗遭遇失驴的事情,其实是上帝介入的
结果。
●「我民」以色列的君:「百姓」、「国民」加上第一人称单数词尾。
表明以色列人是「上帝的子民」,不是君王的
子民,君王只是「管理者」。
◎#9:16|很清楚的说明任命君王的目的是为了「救我民脱離非利士人的
手」,而非作威作福、横征暴歛。我们今天带领基督徒,是否也认清
他们是「神的民」而我们只是「管理者」、「带领者」。
●「治理」:「使限制」、「停止」,有「组织」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