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耶路撒冷所遭遇的饥荒导致妇人吃自己的小孩。#4:3-10|
●「残忍」:「凶猛的」、「残忍的」。
●「鸵鸟」:此字在旧约圣经中仅出现一次,除了鸵鸟外,有人认为此字
可能是指「雕鹗」。当時很多地方都有鸵鸟的踪迹。鸵鸟的
说法,与#约 39:13-16|描述鸵鸟(原文是SNH 7443)不顾
幼雏相符。当時的人认为鸵鸟将蛋下在沙中,又離巢觅食,
是十分无情的做法。
●「吃奶孩子」:原文是「婴儿」。
●「上膛」:字义是「上颚」。
●「因干渴贴住上膛」:其实耶路撒冷因为有希西家水道,所以水源并不
缺乏,此处应該是指缺乏母奶的喂养而言。
●「无人擘给他们」:原文直译是「却连一小块也得不著」。犹太版英文
圣经(TNK,1985)作「None gives them a morsel(
没有人给他们一小口)」。
●「美好食物」:「精致食物」。
●「变为孤寒」:原文是「被变荒凉」、「遭遗弃」。
●「卧朱红褥子的」:当時朱红色的染料相当昂贵。只有高级的政府官员
或宗教领袖的礼服才会使用。
●「躺卧」粪堆:「拥抱」。
●「粪堆」:原文是「垃圾堆」、「粪堆」。
●「所多玛」:位於死海西南的城市,常和「蛾摩拉」并列提及;这两城罪
恶太大,被耶和华以硫磺与火毁灭了(#创 18:20;19:24|),
所以这两個城市也被作为「极大罪恶」的象徵(特别是所多
玛被用来代表「同性性行为」的罪恶);这两個城市的遗迹
有人推測已经淹没在死海以下。
◎旧约多次形容以色列人犯罪其实不亚於所多玛(#赛 1:9-10;耶 23:14|;
#结 16:46-48;摩 4:11|);一直到耶稣在加利利传道時,也说迦百农城不
如所多玛(#太 11:23-24|)。被这样形容的原因,都是因为「犯罪不肯回
改」;我们这時代不也到处充斥著大大小小的所多玛城吗?我们夸口说相
信上帝的人,会不会有時候也不如所多玛的居民?
◎#4:6|说明了作者认为犹大国的景象沦落到这样,是因为犹大国的罪孽。
●「锡安的贵胄」:原文是「他的拿细耳人」、「他的分别为圣之人」。
拿细耳人的定例可参考:#民 6:1-21|
#4:7|对这类人的形容,会让人觉得很像是形容贵族。
不過拿细耳人应該是保持自己洁净、蒙神祝福,所以
身体与精神都健全。而且要当拿细耳人,恐怕社经地
位也不会太差。
●「纯净」:原文是「光亮」、「闪闪发光」。
●「白」:原文是「闪耀眩目」。
●「身体」比红宝玉:「骨头」。
●「红宝玉」:「珊瑚」。
●「光润的」:原文是「切割的」、「擦亮的」、「磨光的」。
●「蓝宝石」:「蓝宝石」、「天青石」。
●「煤炭」:「煤灰」,旧约圣经中仅出现一次。
●「土產」:原文是「水果」、「农產品」。
●「身体衰弱」:原文是「流出」,比喻「因饥饿消瘦下来」。
●「渐渐消灭」:原文是「刺穿」、「穿洞」。
●「身体衰弱,渐渐消灭」: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作「Who pined
away, as though wounded(那些人消瘦憔悴
,像是受了伤)」。
●「慈悲的妇人」:「有同情心的妇人」,旧约圣经中仅出现一次。
●#哀 4:10|原文排序稍有不同。原文直译是「慈悲妇人的手烹煮自己的
儿女,在我众民遭毁灭時可供为食。」
◎关於耶城被围困時闹饥荒,参#王下 25:3;耶 52:6|
◎「亲手煮自己的儿女」:这真是人间惨剧,若不是被逼到绝境,相信没
有人願意出此下下策;而且没有活在战亂饥荒
时代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这种绝望的滋味,
所以我们也无法批评他们,谁能保证自己饥饿
难耐時不会一样?我们人类实在极其渺小又自私
阿!连自称上帝选民的犹太人都犯罪到无法无天
(比所多玛还可恶!),其怜悯之心也禁不起痛苦
折磨的考验,这不也是我们全人类的写照吗?我
们自以为了不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