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书查经资料
资料提供者:tjm等人
零、背景
一、作者:雅各。
(一)教会传统认为作者是耶稣的弟弟雅各。新约中还有两個可能是作者的
「雅各」,一個是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可 3:17|,一個是亚勒腓的儿子
雅各#可 3:18|。不過西庇太的儿子雅各在西元44年殉道,可能性不高
。亚勒腓的儿子雅各则较少有其他的记载,成为雅各书作者的可能性
也不高。
(二)雅各本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太 12:46-50;可 3:31-35;约 7:3-9|。
(三)耶稣复活后,雅各改变成为耶路撒冷的教会领袖#徒 1:14;15:13-21|。耶
柔米说雅各成为耶路撒冷的主教,時间长达三十年。
(四)保罗提及耶稣复活后曾经显现给雅各看#林前 15:7|,并称呼雅各为「
教会的柱石」且名列首位#加 2:9|。
(五)照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的说法,雅各西元62年左右死於大祭司亚拿尼
亚的手中。
(六)本书的风格相当希伯来化,写作地点也似乎在巴勒斯坦,写信人很重
视律法,这些特点很符合使徒行传中雅各的风范 #徒 21:18-25|。且雅
各书使用的「请安」一字与#徒 15:23|耶路撒冷教会信函所用的请安相
同,但与其他新约作者不同。
二、收信人:
(一)#1:1|提及收信人是「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所以指的应該是巴
勒斯坦以外的犹太基督徒。
(二)#5:7|的「秋雨春雨」说明了读者可能是住在巴勒斯坦北方的地方
,亦即是叙利亚或小亚细亚南部,只有該地的天气是「秋雨春雨」
。
三、写作地点与日期:
(一)写作日期应該是西元62年以前,除了作者可能是死於西元62年的耶稣
弟弟雅各之外,本书是写给教会,但内容却针对犹太基督徒。只有早
期的教会才以犹太基督徒为主体。另本书也未提及犹太与外邦基督徒
的争议,因此也很可能是这些問题都还不严重。
(二)一般学者认为写作時间可能在西元45-50年间,这样就能解释书信中缺
乏外邦人议题的原因。因为当時根本还很少有外邦人信耶稣。
(三)耶路撒冷会议大约在西元48-49年间,#雅 2:14-26|很可能是因为雅各
还没有完全了解保罗「因信称义」的宣告之前做出的回应(其实也不
算什么尖锐的回应),因此很可能雅各书的著作年代是雅各与保罗见
面深谈之前(也就是在耶路撒冷会议之前)。
(四)如果著作日期在西元45-48年间,那雅各书可能在耶路撒冷写成。
四、写作背景:收信的犹太信徒大部分是贫穷人,被富有的地主欺压#5:4-6|
,被有钱人拉进法庭#2:6|、信仰受到讥笑#2:7|。如果写作時
代真的是西元48-49年左右,那時犹太信徒正受到法利赛人与
祭司体系的欺压,分散到各地去。
五、写作目的:
(一)解决教会的纷争与困扰,给予教会警告、指示与劝勉。
(二)勉励身受试炼的基督徒持续忍耐下去。
(三)有如旧约時代的先知,强调信心的实踐,指責重富轻贫、欺压穷人的
行为。
六、特点:
(一)雅各书很晚才被接纳为新约正典,最早提到雅各书,且将之视为正典的
,是第三世纪的俄利根。雅各书到了西元397年的第三次迦太基会议,
才确定其正典的地位。但是东方教会(初期犹太基督徒较多的地区)很
早就接纳了雅各书为正典。
(二)马丁路德轻视、敌视雅各书,因为雅各书倡导类似反对因信称义的主张
。马丁路德称呼雅各书为「稻草之书」,不過他还是把雅各书当成正典
。
(三)雅各书的体裁比较接近讲章而不像书信,全书108节中有60节的动词是命
令式。
(四)雅各书的比较少包含复杂的神学观念,比较强调实际生活的伦理教导。
雅各书探讨:试炼、律法、信心、智慧与末世。
(五)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一、二、三书和犹大书被称为「一般书信」
。
(六)雅各书使用大量的例证和比喻:枯萎的花、翻腾的海、镜子、马....。
☆参考资料:
1.「活泉新约希腊文解经」,潘秋松(增订版)、詹正义(初版)编译,美国活
泉出版社。
2.「圣经串珠注释」,中国神学院出版。
3.「雅各书、彼得前后书注释」,巴克莱著,褚永华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4.启导本圣经,海天书楼。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5.「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雅各书」,穆尔著,贺安慈译,校园出版社。
6.「中文圣经注释--雅各书、彼得前后书、犹大书」,杨东川著,基督教文艺出
版社。
7.「古代基督信仰圣经注释丛书 新约篇 XII」,杰拉尔德.布雷编,石敏敏翻
译、黄锡木编审,校园出版社。
8.「天道圣经注释--雅各书」,梁康民著,天道书楼。
☆代号说明:
「●」:经文注释 (或文化背景)
「◎」:個人感想与应用
「☆」:特殊注意事项
「○」:相关经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