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整個国家的状况:百姓不认识上帝,国家遭受严重的惩罚 #1:2-9|
●「....要听!....侧耳而听!」:此处的字皆是语气强烈的祈使式。
◎这里的上帝好像是一位控诉者,天、地是证人,被告是以色列人,而控
诉的罪名,则是人民離弃神。
◎#1:3|是責备以色列人「禽兽不如」,完全没有感恩之心。那我们有吗?
●「国民」、「百姓」、「种类(种子)」、「儿女」原本都是以色列人
的「特权身份」。
●「槽」:「食槽」、「喂牛或马用的饲料槽」。
●「唉」:表示「悲痛」、「怜悯」、「遗憾」的叹息声。
●「以色列的圣者」:「以色列的至圣者」,本书出现二十六次,第一以
亚书出现12次,第二、三以赛亚书出现十四次,
以赛亚书以外仅出现六次。
●「責打」:「被击打」、「被击杀」,其他经文多译为「击杀」、「打
败」。
●「收口」:愈合。
●#1:6|与#伯 2:7|中约伯的遭遇相似。
●#1:5-6|中依旧能看到神透露出不舍、怜悯的语气。
●「锡安」:原指耶路撒冷东南边的山丘,后来圣殿建筑在上面,就成为
耶路撒冷的代表。
●「草棚」、「茅屋」:指的应該是守望者或工作者用的临時建筑物,也
就是「工寮」一类的建筑。收割時期一過这些建
筑就会变成废墟了。
●「稍留余种」:「留下一些幸存者」。
●「所多玛」:字义是「燃烧的」。
●「蛾摩拉」:字义是「浸没」。
●有不少学者认为此处显示出西元前701年亚述王西拿基立夺取犹大所有
城邑,仅剩下耶路撒冷的状况#赛 36:1;王下 18:13|。不過亚述之前,
还有亚蘭、以东和非利士人都曾经侵袭過犹大#代下 28:5-18|。
◎此处是責备以色列人,即使被严厉責打也不願意改变,以致伤痕累累。
我们的生命是否也落入这种处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