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 35章1节 到 35章10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新天新地将来临,上帝的子民必然归回 #35:1-10|
          ●「欢喜、快乐、開花」:此三個动词時态皆为未完成或祈願式,代表尚
                                  未发生。
          ●「沙漠」:字义是「沙漠旷野」、「干草原」,音译是「亚拉巴」。
                      亚拉巴做为地名,指的是约旦河谷(从加利利海至死海南端)
                      一直延伸至亚喀巴湾的谷地,也有人认为范围没那么广,仅
                      指死海南端至亚喀巴湾的干草原。后者是贸易来往的重要通
                      道,平時雨量不足,但若降雨足够则是农產丰盛之地;由於
                      位处以东民和以色列民(犹大支派)的交界处,時有纷争。
          ●「玫瑰」:「番红花」。参#歌 2:1|。(白紫相间的番红花原產於中亚
                      ,它的雌蕊柱头可以做成昂贵的香料。目前世界最大的產地
                      是伊朗,九成以上的番红花由此生產。),另也有人认为是
                      玫瑰或百合花。 
          ●「開花」:「发芽」、「含苞」。
          ●「開花繁盛」:原文是「開花開花」或「发芽发芽」。
          ●「乐上加乐」:原文是「快乐,真的(的确)快乐」。
          ●「黎巴嫩」:字义是「洁白」,此处以森林著名。
          ●「迦密」:字义是「花园地」,位於以色列北方、地中海东岸的一座
                      山。
          ●「沙仑」:字义是「平原」、「平地」,指迦密山脉南边的平原。
          ●「欢呼」:原文是「发出震耳的呼喊 (欢乐, 欣喜, 赞美)」。
          ●「荣耀」:原文是「荣耀」、「富足」、「尊荣」。  
          ●「华美」:原文是「光辉」、「荣耀」。
          ●「无力的」:「跌倒」、「蹒跚」、「动摇」。
          ◎这里使用了对丈的句法:黎巴嫩、沙仑和迦密的「荣耀」、「华美」同
            是也是神的,可以看出以赛亚文笔的高明与讲究。荣耀和华美不但用来
            形容君王,也是神的特性(参#诗 21:5;诗 145:5|)。
          ◎本节的场景正好与#赛 33:9|正好相反。承接34章,失去了以东(敌人)
            的侵扰,沙漠地要变为林木茂密(像黎巴嫩)、草场丰饶牛羊繁多(像迦密
            ) 、花团锦簇(像沙仑);这些自然环境的改善很明显是神带来的。
          ●「胆怯的」:「催促」、「急切」。
          ●「胆怯的人」:原文是「焦急的心」。
          ●「极大的」:原文是「神」、「神明」,这里当作行容词「极大的」。
                        (有些英译本翻作「divine(神一般的)」,其他许多译本只
                        翻译为「神」,不当形容词)。
          ●「拯救」:原文是「拯救」、「解救」、「使得胜」。 
          ◎神答应会主动的申冤复仇,确实给处在压迫之中的选民很大的安慰,
            参#申 32:35-36|。
          ●「报应」:原文是「报酬」、「对待」。
          ●「睁開」:原文是「被開启」。
          ●「開通」:原文是「被開」、「被松绑」、「被卸開」。
          ●「歌唱」:原文是「发出震耳的呼喊」(和第二节的「欢呼」同字 )。
          ●有水「发出」:原文是有水「裂開」、「扯開」。
          ●#35:7|開头原文有個「成为、临到」(指将来的一個時候)没翻出来。
          ●「发光的沙」:「燃烧的热度」、「枯干的地面」。
          ●「一条大道,称为....」:原文应該是「一条大道,道路称为....」。
          ●「野狗」:是生活於草原与沙漠的动物,散布於较为贫瘠的地带。
          ●「躺卧之处」:原文是「居所」、「休息、躺卧之处」。
          ●「青草」:原文是「青草」、「牧草」。
          ●「芦苇、蒲草」:两种都是水生植物。
          ●「必专为赎民行走」:应該译为「它是专为那行走道路的人预备的」。
          ●「失迷」:原文是「走迷路」、「走错路」、「漫游」。看前后文与文
                      法,应該是指「漫游」的意义。
          ●「不」:此字与动词合用,表示「绝对禁止」。
          ●「行路的人虽愚昧,也不致失迷」:应該译为「愚昧人不得在其上漫游
                                            」,而非「愚昧人不会迷路」。
          ●不「登」这路:「上去」,当時的「大道」是一条高於两旁的公路。
          ●「永乐」:「永遠的快乐」。
          ●「叹息」:原文是「叹气」、「呻吟」。 
          ●「逃避」:原文是「逃離、逃跑」、「消失」。
          ◎万民都要归向锡安城(参#赛 2:2-3|),唯一不欢迎的就是愚昧的人和污
            秽的人,我们能行走这条神圣的大道吗?
          ◎此处记载复兴的過程中,第一個标记就是辨别力的恢复。这個過程的第
            二個标记,就是恢复物质上的祝福。過程的最后一個标记,是蒙耶和华
            救赎的民要欢喜歌唱,从这条预备好的大路上归回;他们必得著欢喜快
            乐,原先的忧愁叹息都要消失无踪。
          ◎瞎子看见、聋子听见、干地出水,都刚好与神对以色列民的审判相反( 
            #赛 6:9-11|「....耳多发沉,眼睛昏迷....城邑荒凉....」 ),这時圣
            民明白神的作为,听得懂神的话,居住的环境也变好了,代表了神对以
            民咒诅及审判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