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哈拿尼雅与耶利米的争辩与结果 #28:1-17|
◎#耶 28|应該与 #耶 27|所记的事迹紧接,至少在#28:10|耶利米仍
然负他的轭,且耶利米对哈拿尼雅的预言应验在两個月之后。这一
年也是西底家去巴比伦表示忠心的那一年(#51:59|),这两章的事
件(或者包含其他政经情势)让西底家的放弃哈拿尼雅的劝告而接
受耶利米的。
◎本章所记载的事件与#耶 27|所记载的应該是同一件事。
1.先知哈拿尼雅对著耶利米发预言说上帝要把被掳的耶哥尼雅、百姓
和圣殿器皿都带回来。#28:1-4|
●「登基」:「统治」、「国度」。
●「西底家登基第四年」:西元前594至593年。各国使臣计画如何
回应西元前595年12月巴比伦内亂的会议
大约也在这時举行,使这日期进一步得
到证实。
●「基遍」:字义是「丘陵城市」,位於便雅悯支派境内,距離耶
路撒冷6.8公里。这是示罗被毁之后会幕及祭坛所在
之处#代上 21:29;代下 1:2-6|。
●「押朔」:字义是「他帮助」。
●「哈拿尼雅」:字义是「神已眷顾」。七十士译本、叙利亚译本
及亚蘭文译本都称呼哈拿尼雅为「假先知」。
◎圣经中「基遍人」相关的事迹和经文可参考#书 9:3-27|。
◎由於基遍和亚拿突(耶利米是这城的祭司)一样是便雅悯的属地,
因此哈拿尼雅和耶利米在这事发生前可能已经相识。
◎哈拿尼雅在#耶 28|全章六次被称作「先知」,他的说法也像真
先知,和耶利米於#27:22|用「耶和华如此说」这种開场白来声
称自己的信息与真先知的信息同出一源,而且也用一种象徵行
动(#28:10|折轭为喻)支持自己说的话,甚至大胆地订下日期并
指名道姓,可见其预言并不空泛也不含糊,只是他的信息与耶
利米的恰恰相反!他主要是要鼓励那些在耶路撒冷正图谋背叛
的特使团,以及想要让百姓放心。此時大家面临真假先知的选
择,似乎只有预言应验才能明辨真伪(#申 18:21-22|)。
●「已经折断」:是完成式,这种「预言性的過去式」時态在旧
约很普遍,表示一個动作已经完成,也就是说
,哈拿尼雅要表达虽然巴比伦的轭尚未折断但
神必定成就。
●#28:3|第一個「器皿」在原文并无此字。不過实际有「器皿」的
意思。
●「犹大王....耶哥尼雅」:当時虽然西底家已经在位,但习惯上
大家还是称耶哥尼雅(约雅斤)为犹大
王。
◎看起来哈拿尼雅虽然是对著耶利米发言,但其实是对著旁边的「
祭司和众民」发言。他的身份看起来跟耶利米相似,都是先知。
至於他发假预言的动机我们无法得知,或者只是因为盲目的爱国
主义。但是虽然身为先知,他大概没想過自己所做的是敌对上帝
的举动。
◎哈拿尼雅v.s.耶利米的信息比较
#28:3| v.s. #27:16| 论到被掳的圣殿器皿
#28:4| v.s. #22:24-28| 论到耶哥尼雅等被掳的人之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