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应当持守盼望以免被废弃(#5:11-6:20|)
(一)責备读者未能在信仰上长进 (#5:11-14|)
1.谈到以上所谈的事,作者有很多要说的,但是读者无法吸收。#5:11|
●「论到麦基洗德」:也可以翻译为「论到这事」,亦即上面所谈的
耶稣是麦基洗德等次大祭司的事,「这事」是单数代名词。不過原
文这個代名词比较可能是阳性的,亦即解释成「论到麦基洗德」。
●「我们有好些话」:原文直译是「我们的话很多」,意思是「有很
多话要说」。
●「难以解明」:「很难解释」。(新译本)
●「听不进去」:直译是「在耳朵方面懒惰、迟钝」。而原文是「已
经成为迟钝了」,亦即并非生来如此、天资的限制。
这里应該是指读者的属灵理解力已经迟钝了。
◎作者在这里告诉读者,有很重要的真理想要告诉读者,但是却很难
对读者解释,因为读者的属灵理解力已经迟钝了。这提醒我们「教
导无法成功」并非完全是教导者的責任,有時也是疏懒的被教导者
限制了教导者的工作。
2.以時间而论,读者应該可以当教导者了,没想到却还是须要接受他人
教导信仰的基本道理,无法分辨好坏。#5:12-14|
●「看你们学习的工夫」:「看你们学习的時间」,直译是「由於時
间」。意思是「由於你们接受这信仰已经有足够的時间,所以应該
已经当教导者了」。
●「还得」:「你们再次有需要」。
●「神圣言」:「上帝的话」。在此比较可能是指「基督道理」或「
基督的福音」。
●「小学」:「初步」、「第一课」。
●「小学的開端」:原文是「開端的初步」或「開端的第一课」的意思
,亦即强调「最基本的东西」之意。
●「成了....必须吃」:「你们成为有需要」。暗示这种现况是读者灵
命倒退的结果。
●「干粮」:「硬的食物」。
●「凡只能吃奶的」:直译是「凡是吃奶的」,不過意义显然也是「以
奶为其唯一食物的」。
●「不熟练」:可以译为「没有经历」或「不能了解」。
●「仁义的道理」:直译是「义的话」。在此比较可能的解释是「道德
真理」(因为这里的吃奶的婴孩,应該是指广义的
婴孩,而不一定是狭义的软弱基督徒)。
●「心窍」:「官能」、「感官」。应該是指「道德抉择能力」。
●「习练」:「受過训练的」,字面意义是「赤露著身体运动或练习」
。
●「通达」:因为以往的训练所引致的「状况」。
●「分辨好歹」:「分辨是非」、「分辨善恶」。
◎以读者接受福音的時间看来,应該是可以成为真理的教导者了,想不
到还需要有人把信仰初阶的课程教导他们,灵命倒退成为无法明辨是
非的灵命婴孩。他们无法分辨道德真理,唯有成人可以吸收真正
的食物。他们的吸收能力经過训练到达一种成熟的状况,可以分辨是
非,因此可以吸收真正的教导了。
◎这里应該是作者用讽刺的口气来鼓励读者好好在信仰上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