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最后的讲论与结局(#13:1-21:25|)
一、在阁楼上的讲道(#13:1-17:26|)
◎#13:1-17:26|所论及的是耶稣被卖前的最后一夜之事迹。
(一)谦卑的榜样与训诲(#13:1-17|)
1.時间:逾越节以前、吃晚饭的時候。#13:1-3|
背景:耶稣知道自己離世归父的時候到了、魔鬼已经将卖耶稣的思想放
在犹大心里、耶稣知道天父要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动机:他爱属自己的人。
●「到底」:也可以译为「到最完全的地步」。
●「逾越节以前」:逾越节在法利赛人的历法中比祭司(撒都該人)的
历法早一天,因此造成约翰福音与符类福音的差异
。
◎这一段時间正是逾越节晚餐的時候,门徒在晚餐時彼此争为大,而耶
稣却在此采取了奴仆的服事与举动。
◎十字架的死与复活,在耶稣眼中是痛苦与荣耀的混合,第十二章我们
看到耶稣的忧愁,这里又看见耶稣看这是「天父把万有交在他手里」
。
2.耶稣離席为门徒洗脚。#13:4-5|
3.彼得不明白耶稣洗脚的目的,引发一段对话:耶稣说明必须接受耶稣
洗脚才能全身干净与耶稣有分。#13:6-11|
●「洗過澡」:原文的時态表示「一次完成」的动作。
●把脚一「洗」:原文的時态显示这是「从過去到现在不断发生的事
情」。
●「无分」:「没有关系」。
◎犹太人赴宴時,先在家洗澡,到达后只须洗掉脚上的灰尘,便全然
干净了。
◎这一段有很明显的「暗示」意味,耶稣说明彼得目前无法理解耶稣为
何洗众人的脚而后来就能了解了。而两個「洗」的時态,更显明「洗
澡」有可能意味「重生」而「洗脚」意味「生活方面的洁净」。「与
耶稣没有关系」,也是常造成争论的经节。可能暗示如果耶稣不洁净
彼得,彼得就得不到救恩。
4.耶稣洗完门徒的脚,说明自己是夫子、是主还願意洗门徒的脚,因此
门徒也当彼此洗脚。#13:12-15|
◎意思是门徒也应該学习彼此成为对方的仆人,服事对方。
5.耶稣说明照耶稣榜样作的人就有福了。#13:16-17|
●「差人」:「被差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