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纳丁税的問题(#22:15-22|)
○#可 12:13-17;路 20:20-26|
(一)法利赛人打算陷害耶稣,派人問耶稣是否可以纳税给罗马皇帝。#22:15-17|
●「陷害」:狩猎的字眼,意思是「设陷阱或网罗」。
●「人的外貌」:原文是「人的面」。
●纳「税」:此字指「每個成年人一年一度必须缴纳的人头税」。当時
每個十四到六十五岁的人都要缴纳这笔税。
●「可以不可以」:「是不是合法的」,亦即「是不是神的律法所允许的
」。
◎「门徒」:指法利赛人的学生,当時在耶路撒冷有两间法利赛人的神学
院:Hillel和Shammai。
◎这個問题,如果耶稣回答应該要纳,那百姓基於强烈的选民意识和对
罗马政权的不满就会失去对耶稣的拥戴。如果耶稣回答不可纳税,那
就可以被当成反政府份子,向罗马政权告发。
◎看到这群人的問题,就能体会前面的客套话多么奸诈,他们的意思就
是耶稣理应不惧权势反对該撒的收税权,而落入他们的陷阱中。
(二)耶稣知道他们的恶意,就质問他们为何试探自己,并要他们拿出一個纳税
用的钱,表明「該撒的物当归给該撒;神的物当归给神」。#22:18-21|
●「银钱」:重三点八公克的钱币,自西元前268年起使用到西元200
年左右。一面印著罗马皇帝「提庇留」的像,一面写著
「凯撒提庇留,奥古斯都,奥古斯都神之子」。
●「归」:「归还」,「还债」的意思。
◎这种纳税用的钱币既然不符合犹太人的信仰,这些法利赛人倒还是随
身携带,轻易就可以找出来给耶稣(耶稣身边一時还没有这种钱币呢!
),看起来他们也未必真的是那么在意使用这种钱币。
◎耶稣的回答,一方面肯定了国家权力的正当性,也肯定了我们应該
纳税给国家。一方面却也暗示国家的权力不是可以无限扩张的,属
於上帝的事物是国家所不应該僭越的。
(三)要陷害耶稣的人听见就觉得希奇,離開耶稣走了。#2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