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底家時期耶利米的预言及入狱 #37:1-21|
◎约雅斤於西元前598年12月继承约雅敬的王位。巴比伦王尼布
甲尼撒於三個月后攻破耶路撒冷,罢黜了约雅斤,并将之掳
去巴比伦,改立约雅斤的叔父玛探雅为王,并将玛探雅的名字
改为西底家#王下 24:17|。
1.西底家作王,不听耶利米所传达之上帝的话。当時埃及出兵,
巴比伦暂時退兵,但耶利米仍然预言巴比伦人必定再回来攻取
毁灭耶路撒冷。#37:1-10|
●「哥尼雅」:犹大国倒数第二個王,又名「约雅斤」或「哥
尼雅」。字义是「耶和华将建立」。
◎#37:1-2|是 #耶 37:1-38:28|的引言,用意是指出西底家時
代就如同约雅敬時代一样并「不顺服」(#耶 36:27|;
#王下 24:19-20|)。这一大段描写了希底家求向耶和华,派
人問了耶利米三次,却始终没有将先知回覆中的警告放在心
上,以至於要承担耶路撒冷失陷的責任(#耶 39|)。
●「示利米雅」: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偿还的」。
●「犹甲」:字义是「耶和华是有能力的」。#38:1,4|记载其
为耶利米之敌人。
●「玛西雅」:字义是「耶和华所作的」。
●「西番雅」:字义是「耶和华所珍爱的」。
◎关於西底家求告的动机也许是希望神出手拯救耶路撒冷的军
事危况,因为耶和华曾在希西家時代将犹大从亚述手中拯救
出来 (#王下 19:35-36|)的这样前例,让西底家想祈求神迹
性的拯救。
◎关於西底家王到耶利米处求問或请求他向耶和华祷告共有三
次:
第一次在#21:1-10|(此時耶利米尚未被囚)
第二次在#37:3-21|
第三次在#38:1-28|
◎关於西底家王差遣一個代表团到耶利米那请求他向祷告耶和
华共有两批,比较如下:
相同点:都是在西底家背叛尼布甲尼撒,求埃及帮助后,所
引发的耶路撒冷围城作为背景。
相异点:第一批(#21:1-2|)是尼布甲尼撒封锁耶路撒冷之前,
当時犹大军仍在境内与巴比伦军对抗(#21:4|)。
第二批(#37:3-10|)此時城困稍缓,因巴比伦听到埃
及起兵支援犹大的消息而移军他往(#37:5,7|)。
●「监」:「房屋」。
◎「埃及军队」:西元前588年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围攻時,埃及
法老亚比里士派兵进入巴勒斯坦,逼使巴比伦暂停攻城。西
元前592年法老森美忒库二世访問巴勒斯坦時可能与西底家订
立了条约。#37:5|中埃及的军事行动应該就是履行其承诺。
当時的法老应該是合弗拉(亚比里士)#44:30|,西元前589
到570年统治埃及。
◎耶路撒冷的百姓却不願听耶利米的忠告,单单指望埃及军队
救他们脱離埃及军队的欺压。然而,当迦勒底军队再次出击
时,埃及军队却临阵脱逃,以致犹大国灭亡。耶利米事先的
警言完全正确。
●「打发」你们来求問我:「差遣」。
●「自欺」:「欺哄自我」。
●「受伤的人」:原文是「刺穿的人」,意思是「严重受伤」
的人。
◎此处意味著耶利米很清楚神定意要让耶路撒冷被毁,尽管当
时许多在以色列和巴比伦的犹大人还一直抱著「约雅斤会回
归统治犹大」的观念。
◎耶利米在#37:10|这句话含有一种凄凉而可畏的肯定,表示
这些预言并没有议论之余地。当時的政治家和军事情势影响
著每個掌权者,但耶利米所关注的只是正确地传扬耶和华的
话,所以任何政治和军事的理由都未曾影响耶利米的见解。
然而把耶利米贬为不切实际的宗教狂热者是不智的。他由始
至终遵照耶和华的话,坚持一种政治姿态:「投降巴比伦」
,这姿态是一個具争议性的选择,且是宣讲当時掌权者不爱
听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