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书 49章7节 到 49章13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仆人弥赛亚将获得普世性的成功 #49:7-13|
          ●「官长所虐待的」:原文是「官长的仆人(奴隶)」。
          ●「官长所虐待」:原文是「统治者」、「管辖者」,无「虐待」一词。
          ●「信实的」:原文是「那一位确立者」。
          ●「中保」:字义是「约定」、「契约」。
          ◎#49:8|被引用在#林后 6:2|,显示「悦纳的時候」、「拯救的日子」就
            是基督降世后,带给世人救赎,使人重新与神和好日子,也就是我们所
            处在的新约時代。或许以赛亚书的第一读者只模糊地看到救恩的影子,
            但无法完全測透有一位将来的弥赛亚要完全带来神的悦纳和拯救;我们
            实在該为我们处在新约時代,能认识弥赛亚感到欢喜。
          ◎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本节#49:8|作「....and appointed you a 
            covenant people ....」(使你作立约的民)。
          ◎新约圣经中,译为「中保」(指基督或摩西)则分别有三個字:
            1.「egguos」    (SNG 1450,「担保人」、「赞助者」之意),
                             参#来 7:22|。
            2.「mesites」   (SNG 3316,「仲裁者」、「调停者」之意),
                             参#加 3:19-20|(指摩西);#提前 2:5|;
                             #来 8:6;9:15;12:24|。
            3.「parakletos」(SNG 3875,「代求者」、「中保」、「帮助者」之意),
                             参#约一 2:1|。虽然使用不同的字,但我们可以了解
                             新约圣经称基督为「中保」的時候,指的是基督居中
                             调停,把自己献上为百姓和神「另立新约」;以赛亚
                             书这里用「契约」这個字,则新旧两约的观念应該可
                             以相合。
          ●「使人承受」:字义是「给予继承」、「给予财產」。
          ●「必得饮食」:字义是「必得喂养」、「必得放牧」。
          ●「必有食物」:字义是「必有牧养」、「必有饲养」。
          ◎#49:9-10|呈现一幅牧羊人领导羊群的画面。根据#启 7:16-17|的引用,
            这是ㄧ幕天国的场景:基督保护、引导他的百姓,得饮生命泉水。我们
            相信不论处在哪個時代,耶和华都要成为人们最可靠的牧者。
          ●「我必使」:字义是「放置」。
          ●「修高」:字义是「高举」、「被尊崇」。
          ●「这些从北方来」:原文是「看哪!这些从北方来的」。
          ●「秦国(希尼)」:字义是「荆棘」,这是当時所知的世界尽头的民族,
                            有人认为是中国南部的人,也有人认为这就是尼罗河
                            第一瀑布边的城市「亚斯文」。
          ◎「秦国」到底是指哪個地区也困扰了不少古代读者,七十士希腊译本和
            阿拉伯译本译为「波斯」,亚蘭文和拉丁文译本译为「南方」,其他不
            少译本直接音译 「希尼」而不加以解释(例如犹太版英文圣经(TNK,1985)
            作「the land of Sinim(希尼地)」)。除了上述「波斯」和「南方」的
            说法以外,主要还有两种看法:
            1.认为「希尼」(Ciyniym)就是「中国(China)」;这大概也是人们唯一一
              次把圣经中的地名和中国直接拉上关系。「China」是西方世界对中国
              地区的称谓,日本人则称为「支那」,这不是本地区人民的自称;至於
              这名从何而来,又有许多不同说法,我们只列出两种:
              (1)「China」由「秦(Tsin)」变音而来,这应該也是合和本的看法。
                  可追溯到西元前150年前的印度典籍中有「Cina」(中文译为「支那
                  」)一地名,被认为指中国地区;应該是因为秦地国(西元前221-206
                  年)强大,威震四方而用「秦(Tsin)」音指称中国,而中国历代都以
                  王朝名称为国名;一直到了汉朝,汉军攻打大宛国時(西元前102年)
                  还曾称一些被掳的汉人为「秦人」(司马迁[史记・ 大宛列传])。值
                  得考虑的是,先知以赛亚的時代(西元前765-681年)正值中国春秋(
                  西元前770-481年)初期,明显早於中国地区被外国称为「秦」的時
                  代。
              (2)「China」由「昌南」变音而来(这可能是原文字典的看法)。「昌南
                 」就是中国南方江西省的「景德镇」,是制做瓷器很有名的地方。
                 此说认为中国以瓷器、丝绸外销闻名世界,外界可能因此以「瓷器」
                 (china)代称中国地区,而瓷器的外国名「china」就是瓷器之都「
                 昌南」的译音;不過景德镇改名「昌南」(旧名「新平」)已经是西元
                 后716年(唐朝)的事了,離以赛亚逝世已经将近1400年。
                 
      综合上述,最大問题是不管「China」源於「秦」或「昌南」,時代背景都和以赛
      亚差太多。而本节#49:12|的上下文也都没有多描述「希尼」,很可能是当時听众
      可以辨认出的地区,另外圣经和犹太人的其他历史记载中也没有明显提及過中国;
      虽然我们以华人的立场满想支持「希尼」就是「中国」的说法,但证据不足,很
      难采信,若一定要采用这個看法,那可能认为:
      A.以赛亚书是很晚期的作品,遠遠晚於以色列人被掳归回以后;果真如此,巴比
        伦的灭亡(#13:1-22;46:1-13|)和古列王的兴起(#44:28; 45:1|)等都只是非常
        老掉牙的历史陈述而已。
      B.遠早於秦帝国兴起前至少500年(即先知以赛亚的時代(西元前765-681年),中国
        就被外界称为「China」或类似的名字。目前还没发现这类的证据。
      C.以赛亚预言很久以后的中国,他自己也不一定清楚「希尼」是甚么地方。
  
  以我们手上有的资料,显示这三类都是非常勉强的看法。

  中国朝代(西元前1111年-西元后9年)和以色列人的简略对照:

               中国朝代                   以色列人
西元前(年)11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撒母耳生(前1105年);大卫登基(前1003年)  |
                |   西周                    | 所罗门王建圣殿(前966年,#王上 6:1|)     |
                |                           |                                         |
                |                           |                                         |
            77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以赛亚预言童女生子(前734年,#赛 7:14|)  |
                |    |                      | 亚述灭北国以色列(前722年,#王下 17:6|)  |
                | 东 | 春秋(齐、晋、秦、    |                                         |
                |    |  楚、吴五霸)         | 巴比伦灭南国犹大(前586年,#王下 25:2-7|)|
                |    |                      | 波斯灭巴比伦(前539年,#赛 13:17-19|)    |
            48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周 | 战国(韩、赵、魏、    | 尼希米领导以色列人第三次归回(前432年)   |
                |    |      齐、楚、燕、    | 亚历山大灭波斯帝国(前331年,#但 11:3|)  |
                |    |      秦七雄)         | 旧约圣经第一次译为希腊文(七十士译本,   |
            22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285-247年)    | 
            206 |___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马加比革命(前167年)                     |
                |   西汉                    |                                         |
              0 |                           | 耶稣基督诞生(前5-6年,#路 2:1-7|)       |
  西元后(年)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认为是「色弗尼」,指埃及南边。这個说法认为「希尼(Ciyniym)」
              和「色弗尼」(SNH 5482「C@veneh」)相等,指今日埃及南边接近衣
              索匹亚的「亚斯文」(Aswan,古名Swenet)地区。死海古卷作「色
              弗尼人」(Syenians)支持此说,另外NIV(新国际英文版)和TEV(现代
              英文译本)也都采此说,译为「Aswan(亚斯文)」。参#结 29:10;30:6|。
              
    最后总结,我们认为「希尼」是「埃及南边(亚斯文)」的说法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