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附录(#21:1-25|)
◎约翰福音到了#约 20|,应該已经算是完成了,所以有不少学者认为#约 21|
是后来附加的。不過根据抄本的证据,目前所有的抄本都包含#约 21|,所
以比较可能这章还是约翰的著作,只不過是属於附录性质,或者如某些学者推
断的,这是约翰晚年对约翰福音的补充。
(一)提比哩亚海边显现的地点与看见显现的门徒 #21:1-2|
●「提比哩亚海」:这湖最初名叫「革尼撒勒」,后称为「加利利海」
,最后因为湖畔新建的「提比哩亚城」而改名为「
「提比哩亚海」。
(二)显现的背景:门徒终夜打魚而无所获,耶稣行神迹让门徒补到魚。#21:3-6|
●「小子」:亲昵的称呼,也可以翻译成「朋友」。
◎门徒重操打魚旧业,终夜打魚无所获而透過耶稣的神迹得满网的魚,这
是门徒以往经历過的经验。
◎门徒重操旧业的理由,可能是因为经济上的需要,或者也因为有一段時
间没有看到复活的耶稣,一時不知道做什么好,所以就在老家做起熟悉
的打魚工作来。
(三)约翰认出耶稣,彼得与其他门徒各有不同的反应。#21:7-14|
●「炭火」:煤炭。
●「問」:「详究」、「查考」的意思。
◎可能因为以往的经历,让约翰很快的认出那是耶稣。於是彼得立刻热
情的跳下水,游過三百尺的距離上岸。束上外衣,可能是为了礼貌与
慎重的缘故。
◎耶稣为门徒预备好了早点,门徒恐怕是满腹狐疑,不知道耶稣怎么弄
起早点的,不過鉴於耶稣复活后的身体不同於以往,门徒也不敢随便
询問。
(四)耶稣三次問彼得是否爱主 #21:15-17|
●「比这些」:可能指「打魚这行业或用品」、「比你爱这班人」或「
比这班人爱我的程度」。
●耶稣第一、二次的問题中所出用的「爱」字是「agape」,表达的是至
高的爱,第三次的問题中所用的「爱」字是「philia」,表达的是朋友
之间或人间的至爱。彼得三次的回答都是「philia」亦即人间的至爱。
◎耶稣問题中的「爱」字变化,是否代表特殊的意义?这是解经家意见
不同的地方。因为约翰常常混用这两個字,而在这么短的距離混用两
种「爱」字,似乎别有用意。
◎自然,这三次問话是为了让彼得有机会可以补足他以前三次不认主的
失败。而彼得也战战兢兢的,两次告诉耶稣他不過是用朋友的爱来爱
耶稣而已,不像以前一般的有把握。而当耶稣第三次用朋友的爱来询
问彼得(标准降低了),就忧愁起来,恐怕是耶稣也怀疑他是不是能
用人间的爱来爱他(耶稣的用意可能是准备接纳彼得只能用人间的爱
来爱他),所以特别说明耶稣应該看得出来他真的是用人间的爱来爱
耶稣。
◎对於彼得的失败,耶稣如此细腻宽容的给彼得机会,我想我们失败時
,应該不用惧怕回到上帝面前。相信他还是不改变他的爱。
(五)耶稣预言彼得的死。#21:18-19|
◎教会传统记载彼得在西元六十四年被倒钉十字架而死(优西比乌的「教
会史」)。
(六)澄清对作者的误会,介绍本书作者与写作动机 #2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