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 3章1节 到 3章21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耶稣与尼哥底母(#3:1-21|)
          1.尼哥底母来访与对耶稣的认识 #3:1-2|
           (1)尼哥底母:
              a.犹太人 #3:1|
              b.法利赛人 #3:1|
              c.官     #3:1|
              d.老人   #3:4|
              e.有钱人(#约 19:39|,有能力提供大量香料的人必然有
                        钱)
              f.犹太人的老师  #3:10|
              ●「犹太人的官」:即犹太公会的成员。

              ◎这样有钱、有道德知识的人还来找耶稣,而由耶稣后来与他的对
                话可以知道尼哥底母真正的問题是没有把握进神的国,这岂不令
                我们侧目?

           (2)尼哥底母对耶稣的认识:由神那里来作老师的 #3:2|
              理由:神迹证明了耶稣的身份。
              ◎尼哥底母是说「我们」知道,表示许多与他有一同身份地位的法
                利赛人们也都知道耶稣是由上帝那里来的。然而后来正是这一群
                人害死耶稣。是不是我们所知的跟我们所做的常常是不一样?

           (3)尼哥底母夜间来见耶稣。#3:2|
              ◎理由可能是因为怕人说闲话,或者是他认为须要与耶稣长谈,因此
                选择夜间来找耶稣。

          2.耶稣以人必须重生才能见神的国,而尼哥底母质疑重生的可能性。#3:3-4|
            ●「重生」:原文有「从上头而生」、「再生」两种含义。
            ●「神的国」:指上帝的统治权和版图。

          3.耶稣表明重生就是由水和圣灵生。#3:5-6|
            ●「水」:可能有以下幾种解释
                      (1)施洗约翰的洗礼。
                      (2)肉身的出生(「水」指的是「羊水」,这是加尔文的
                                    看法)。
                      (3)信心。
                      (4)神的道(#弗 5:25-26|)。
                      (5)指基督徒的洗礼(这是马丁路德的看法)。
                      (6)水就是圣灵,原文的「和」也可以翻译成「就是」。
                      (7)洁净(用法利赛人用水洁净的礼仪)。

                考虑到尼哥底母当時所听见的意义,以(1)、(6)、(7)比较有可
                能。

          4.耶稣说明我们可以感觉重生的影响力却无法了解重生的细节。#3:7-9|
            ●「风」:原文跟「灵」字是同一個字。

          5.耶稣感叹尼哥底母的无法理解,并说明自己所说的是真,而且是人可
            以领悟的。#3:10-12|
            ●「先生」:此字前有定冠词,指尼哥底母是有官位的教师,而不是
                        一般人私下认可的老师。
            ●「我们」:可能是包含「门徒和耶稣」。

          6.除了耶稣之外,没有人升過天,摩西在旷野怎样举铜蛇,耶稣也要被
            举起来,叫一切信耶稣的人得永生。
            ●「举蛇」:参考#民 21:5-9|,摩西举铜蛇,让被火蛇咬
                        伤的百姓可以仰望铜蛇得生。
            ◎「耶稣被举」:应該是指耶稣被钉十字架的事情。而人得永生的必
                            要条件是信靠被钉十字架的耶稣。

          7.上帝爱世人,将独生子耶稣赐给人,叫信耶稣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3:16|
            ●「世人」:「世界」,也许包括所有的受造物。
            ◎#3:16-21|,到底是约翰的评论还是耶稣对尼哥底母的
              表白,并不能确定。约翰福音常常有这一类难以确定的经文存在。
              主要是因为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区分到底那一段话是耶稣的话还是
              约翰的感言。虽然如此,对整体意义的影响不大。

          8.神儿子降世目的主要不是要定世人的罪,而是希望世人因神子得救。
            #3:17|
            ◎这里提到上帝差派耶稣到世上的主要目的并非是要定罪,而是要拯
              救。但是后面立刻提到耶稣来所带来的附带审判作用。

          9.但是真理的出现也带来必然的审判,因为人对真理的不接受就显出自
            己不喜爱真理,应該受审判。#3:18-21|
            ●「信」、「不信」:原文的時态都显示这是指持续的信或不信,而
                                非指暂時的状态。
            ◎真理出现,自然就带来「区别」。因著每個人对真理的不同反应,
              就显出每個人到底是不是属於真理的,是不是真心爱真理的。因此
              真理来的主要目的虽然不是定罪,却也必然带来「分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