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错误的国际外交政策 #7:8-16|
1.以色列人与外邦人混杂,被外邦人欺负还不自觉。#7:8-9|
●「攙杂」:指「把油和麵粉和在一起,做成可以烘制麵包的麵团」
。原文的時态显示这是以色列人叫自己与列邦攙杂。
●「没有翻過的饼」:一面烤焦、一面不熟的饼。表示以色列的外交
政策相当不成熟。
●「外邦人吞吃他劳力得来的」:以色列的最后二十年中,大小战争
使他们要向不同的国家缴纳巨额的
贡款,使得财富流入他国。战争也
使国内男丁锐减。
●「劳力」:指「体力」,也包括「生殖力」(包括人、动物与植物)
、「生命力」。
●「头发斑白」:可指人的头发班白(苍老、生命力流失)或食物上
长霉。
◎这里描述以色列人因为外交策略错误导致的严重問题,一方面国力
被外国吸取,自己剩下的又长霉腐化了。以色列人本应是神的选民
,与列邦不同,成为列邦的榜样与祝福。而他们竟选择与列国完全
混杂,四处投靠强权,放弃自己的独特地位与使命,导致悲惨的下
场。
2.以色列人因为骄傲,所以即使在外交上吃了苦果,也不归向耶和华。
#7:10|
3.以色列人无知的周旋在埃及与亚述两大国之间,神要惩罚他们。
#7:11-12|
●「无知」:原文是「无脑」、「无心」。
●「必按他们会众所听见的惩罚他们」:很可能应該译为「我要按他
们盟约的报告来惩罚他们」。
应該是指与亚述订立的盟约。
这种盟约除了要赔巨款之外,
也包括要接受亚述(战胜国)
的偶像,这样的行为形同背叛
耶和华,当然要被惩罚。
◎以色列朝廷分成亲亚述与亲埃及两派,米拿现亲亚述(#王上 15:19-20|
),比加亲埃及,何细亚则交替投靠这两国(#王下 17:4|)。
4.以色列人離弃神必遭祸,神虽然要救赎以色列人,但以色列人却对神
说谎,抗拒背叛神。所以上帝要杀死他们的首领,让埃及人讥笑以色
列人的遭遇。#13-16|
●「離弃」:「定意的偏離」、「刻意的躲避」。
●「违背」:「不服权柄」、「公然挑战权威」。
●「救赎」:指用钱换取货物或人。#出 15:13|则用此字来描述出埃及
时神的举动。
●「在床上呼号」:这不是以色列人向耶和华呼求的正常举动。
●「他们为求五谷新酒聚集」:七十士译本是写成「他们为求五谷新酒
割伤」。这是关系巴力宗教的一种仪式
,遭遇旱灾在巴力祭坛前祈求時,祭司
会用刀割伤自己(跟台湾的乩童相似)
。参考 #王上 18:28|。
●仍然「悖逆」:「遠離」,与「寻求」与「归向」相反。
●「却不归向至上者」:直译是「却归向非神」。
●「归向却归向非神」:「归向」是「转向」的意思,这里是指以色列人
转向埃及或巴力,却不转向耶和华。
●「翻背的弓」:应該是指「没有弦的弓」或「弦放松的弓」。用这种弓
,射手再怎么厉害都没办法射准红心。
●舌头的「狂傲」:直译是「愤恨」,这里是指「咒骂」。可能是指首领
咒骂发预言的先知。
◎以色列人对神是「躲避」、「背叛」、「说谎」、「虚伪」....,即使
偶尔有「回转」的举动,也是转向非神(强权或巴力),这叫等待赎回
以色列民族的耶和华神情何以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