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罗说明自己为何不向哥林多人收取金钱。#11:7-15|
○#林前 9:4-18|
●「白白」:「免费」。
●「自居卑微」:#徒 18:1-4|记载保罗第一次到哥林多,是以织帐篷来
维生。当時的希腊人认为靠手工艺赚钱的人是下等人
,一個哲学家或教师(上等人)还需要体力劳动来养
活自己,是一种羞耻的事。
●「亏负」:原文是「夺取」、「掠夺」。因为马其顿教会没有义务要
负担保罗的生计(他已经到了哥林多),所以保罗用这样
强烈的字去描述马其顿教会的奉献。
●「工价」:「薪水」或「军饷」。
●「效力」:「服务」、「服事」。
●「谨守」:「仔细看守」、「谨慎小心」的意思。
●「为要....一样」:更好的译法是「为了断绝那些寻找机会的人的机
会,不让他们在所夸的事上,被人认为是跟我们
一样的」。
●「寻机会人」:指「假使徒」,他们明显地向哥林多人收取金钱
#11:20|。
●「装作光明的天使」:保罗可能是以#创 3|当背景,另摩西启示录等
次经、伪经也都提及魔鬼以天使的模样出现欺
骗了夏娃。
◎保罗在哥林多传福音時,坚持不要当地信徒供养他,而依靠自己辛
苦赚钱#11:7;徒 18:3|,或倚靠马其顿教会的供应#11:9|。这与希
腊哲学教师以授徒谋生、按资格收费的情形完全两样,可能成了假
使徒攻击保罗的把柄#11:7|。保罗为此自辩,声明他的做法只会叫
信徒「高升」――不花钱而得属灵福气#11:7|,不至在经济上受累
#11:9|。这一切乃是出於爱心#11:11|。他并且要继续持守这原则,
以便与假使徒区别。不過保罗并非认为传道人不应該拿信徒的供应
#林前 9:4-18|,而是说他对哥林多教会放弃这個权利。
◎有句俗语说「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在当時有些有钱的人会
资助一些有学問、有道德的人,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当然,受
资助的人难免就无法对资助者做太過严厉的批判。哥林多教会問题
多多,恐怕其中也有人会有这种「养著有学問的人」的心态,因此
保罗坚持不由他们中间获得金钱的供应。我们自己奉献给传道人時
会有「养传道人」的心态吗?如果我们自己是传道人,会有「因为
谁是出钱的大老,所以不能批判」的心态吗?
◎保罗对假使徒的评语:这些人的品格有問题#11:13|,其主人就是
撒但#11:14-15|,他们的行为虚假,结局是要受审判#11:15|。这
些假使徒并不正面攻击保罗的神学,仅仅是離间他和教会信徒间的
关系,进而获取好处。这种行径显出他们的邪恶,因为他们也不是
忠於哪一种信仰,因而与保罗为敌,纯粹只是为了获取利益就去拆
毁对手的工作成果,难怪保罗直接指責他们是撒但的差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