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哀歌 0章0节 到 0章0节   背景资料  下一笔
/*************************************************************************
赶在成大学弟们当兵前看看是不是能够查完这一卷比较短的书卷。

这份研经资料,都願意放弃著作权,欢迎转载、引用,甚至修改。我想,或者透過这种
Open Source的分享方式,可以把上帝的话传达给更多的人知道,并且也希望有人可以
站在这份研经资料的肩膀上继续改进,让网友可以有更好的资料可以取用。

**************************************************************************/
耶利米哀歌研经资料

零、背景:
  一、作者:
    (一)一般认为是先知耶利米,#代下 35:25|记载耶利米作哀歌。不過也有人
          认为哀歌的内容与耶利米书有不少差异,因此不可能是耶利米所作。不
          過严格说起来并没有决定性的反对作者为耶利米之理由,因此一般还是
          依照传统认为耶利米是作者。
    (二)「耶利米」字义是「耶和华所指定的」。先知的工作開始於约西亚十三
          年,约西元前627年,大约西元前586年之后不久结束。与哈巴谷、俄巴
          底亚先知同時代,於西番雅之后。第一年的時间很重要,因为这是约西
          亚的改革活动之后一年,巴比伦脱離亚述宣告独立之前一年。
    (三)先知耶利米是祭司,属於希勒家一族,家乡是亚拿突#耶 1:1|。他和文
          书巴录是亲密的伙伴,巴录记下耶利米口述的话#耶 36:4-32|。
    (四)家室:根据#耶 16:2|,耶利米终生未婚,并未留下任何后裔。
    (五)牺牲:按照以色列传统,耶利米被带往埃及地后,被众民以石头打死,
                并葬在埃及。
          
  二、抄本:此书卷的七十士译本与马索拉经文差异甚小。
      
  三、著作年代:西元前587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攻破耶路撒冷,本书应該就是在
      城破后不久写成。一般认为著作年代不会晚於575年,至少不可能晚於西元
      516年(圣殿重建完成之年)。

  四、写作目的:
    (一)约的角度 :因神子民背弃与神所立之约(#申 4:1-49|、#申 9:1-29|、
                     #申 11:28-30|) 
    (二)先知角度:先知所传「耶和华的日子」的实现(如约珥书、西番雅书) 
    (三)历史角度:#王下 17:1-41|以色列之亡并没给犹大教训--「历史给
                    人类的教训是人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黑格尔),故此犹
                    大果然覆亡(#王下 24:1-25:30|)。
    (四)個人角度:为所爱百姓流淚、劝勉、警告的先知,亲自看到所预言、
                    也是自己不願见到的耶路撒冷之倾毁的事实,呈现在耶利
                    米的淚影裏。
    (五)《哀歌》 处理一個严重的問题:民族的苦难。一般人遇到苦难時,都
          会問:「为何偏偏选中我?」《圣经》 也提出同样的問题,只是以不同
          形式来发問,例如《诗篇》 会問:「还有多久....」。苦难問题可能很
          复杂,没有一定的答案;且对於身处苦难中的人来说,苦难已不再是抽象
          问题。即使我们明白人遭遇苦难的前后因果为何,仍是毫无用处,因为
          更重要的乃是要如何去「面对」。《圣经》 并没有叫人逃避、忽略苦难,
          反倒让人学习经验苦难。
    (六)《哀歌》 帮助神的子民面对身处黑暗的時刻。《哀歌》 虽没有提供容易的
          答案,说上帝在明天施行拯救;但它提供了一個反思的空间。或许可以思
          考:信仰可以在生命中显出耐力,使我们熬過去吗?否则我们的信仰难道
          只是「即食」而肤浅的?经過扎根、成长的熬炼后,生命岂不显得丰富?
          另外,我们在评估苦难時,采用的是否是《圣经》 的信仰立场,还是只用
          我们個人的想法?这是《哀歌》 给予我们的一些思考与挑战。
    
  五、特点:
    (一)本书本来没有书名,也没有载明作者,后来采用的书名,也是本书的首
          字,是「何竟」、「哀哉」之意。七十士译本将之翻译为「哀歌」、「
          挽歌」。
    (二)本书和「雅歌」、「路得记」、「传道书」、「以斯帖记」并称为「旧
          约五诗卷」、「节期五卷」。雅歌於逾越节诵读、路得记於五旬节诵读
          、传道书於住棚节诵读、以斯帖记於普珥日诵读、耶利米哀歌於亚笔月
          第九日诵读。
    (三)本书的一到四章都是字母诗,第三章每三节使用一個字母起首。一、
          二、四章每一节使用一個字母起首(共22节),不過并不一定完全按照
          字母顺序。第五章不是字母诗。
    (四)这种按照字母顺序排列的诗,又被称为「離合诗」。最有名的是
          #诗 119|。这是用来表达「完美」、「完整」。耶利米哀歌大概就是用
          来表达「彻底的伤痛」。
    (五)本卷书中使用很多犹太诗句常用的「交叉平行」法,本书的五首哀歌中
          ,第一、二、三、四首都是用这样的笔法来表达。
    (六)犹太人习惯在亚笔月(第五月)第九日(阳历七、八月)诵读本书,因
          为传统认为此日是所罗门圣殿被毁之日。天主教传统仪式中,也会在受
          难周最后三日诵读此书。
    (七)七十士译本、和合本等将此书放置於耶利米书后面(先知书),有点将
          之当成耶利米书补篇的意味(七十士译本更加上一段文字来描述之)。
          但希伯来文圣经将此书放置於雅歌之后(圣卷的位置)。
    (八)类似的哀歌,在当代附近区域并不罕见,苏默人著有「吾珥哀歌」。  
    (九)本书是大篇幅的诗篇之外,出现最多「哀号」字眼的书卷。
    (十)作者将锡安拟人化,将以色列民族视为单一個体,他自己也与民族苦难
          认同,不断恳切呼求,有時又以神的口吻安慰选民,使全书在绝望,哀
          慟中仍交织著希望的火花。

  六、内容总整理:
|-----------------------------------------------------------------------------|
|                             罪人因他的罪困苦哀痛                            |
|-----------------------------------------------------------------------------|
|                      哀歌                                |      祷告        |
|-----------------------------------------------------------------------------|
|                     離合诗句                             |    非離合诗句    |
|-----------------------------------------------------------------------------|
|   锡安的哀 恸  | 主愤怒的日子 |   主的怜悯  | 罪孽的刑罚 | 求你使我们回转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
|  耶路撒冷哀哭  |  耶和华降罚  |  苦难中仰望 | 罪导致刑罚 |    祈求怜悯      |
|      ↓        |      ↓      |     ↓      |            |                  |
|     祷告       |     祷告     |    祷告     |            |                  |
|   #哀 1:20-22| | #哀 2:20-22| | #哀 3:55-66||            |                  |
|-----------------------------------------------------------------------------|
|                |              |             |            |      祷告        |
|                |              |             |   悔改↗   |                  |
|                |              |    盼望↗   |            |                  |
|                |     原因↗   |             |            |                  |
|     悲伤↗     |              |             |            |                  |
|-----------------------------------------------------------------------------|
|     外观       |     内省     |     仰望    |    俯视    |       展望       |
|      ↓        |      ↓      |      ↓     |     ↓     |        ↓        |
|     城市       |   神的愤怒   |   神的怜悯  | 各阶层的罪 |       祷告       |
|-----------------------------------------------------------------------------|
|                               |     高潮    |                               |
|-----------------------------------------------------------------------------|

☆参考资料:
  1.「中文圣经注释-耶利米哀歌」,陈廷忠著,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天道圣经注释-耶利米哀歌」,唐佑之著,天道书楼出版。
  3.「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耶利米书、耶利米哀歌」,哈理逊著,李蕙英译,校园出版社。
  4.「启导本圣经」,海天书楼。
  5.「旧约圣经背景注释」,华尔顿、麦修斯 、夏瓦拉斯著,李永明、徐成德、黄枫皓译,
    校园出版社。
  6.「每日研经丛书 耶利米书下册、耶利米哀歌注释」,戴卫逊著,古乐人译,基督教文
    艺出版社。
  7.「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