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传 1章12节 到 1章26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选出替代犹大的使徒 #1:12-26|
    (一)地点:耶路撒冷的一座楼房,人物:十一個使徒与幾個妇人、耶稣
          的母亲与兄弟,行动:同心合意的恒切祷告。#1:12-14|
          ●「橄榄山」:这里提「橄榄山」是要表达耶稣升天的地方就在橄
                        榄山。橄榄山位於耶路撒冷东边1.15公里左右,山
                        高八百公尺。
          ●「安息日可走的路程」:两百肘,一肘是56公分,总共1.12公里
                                  。
          ●「楼房」:原文是「楼上的房间」,不少希腊作品以此字当作「
                      楼上的儲藏室」,不過有犹太拉比提到有些房子设有
                      一個用做学习和祷告的地方,这個房间必须由屋外的
                      楼梯上去,算是第三层楼。这個字和#路 22:12|耶稣
                      和门徒吃最后晚餐的用字不同,传统上认为这是
                      #徒 12:12|所记载马可的家。
          ●「奋锐党」:是亚蘭文「热心」、「激烈」变化来的。
                        大概成立於西元六年。主张绝对效忠律法,反对希
                        律家系及罗马政权,在主后六十八至七十年间的革
                        命占重要地位。
          ●「雅各的儿子犹大」:就是#太 10:3;可 3:18|的「达太」。
          ●耶稣的「弟兄」: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两個以上的弟兄。耶稣
                            的弟弟们先前不信耶稣,现在显然已经归信耶
                            稣。雅各与犹大未来并成为教会的领袖。
          ●「同心合意」:表示同一思想和目的。
          ●「恒切」:强调了持续不断的情况,使徒行传中多与祷告有关。
          ◎了解「同心合意恒切祷告」的意义很简单,但是真正实行起来却
            很困难,现在有多少基督徒能够「同一思想和目的持续不断的祷
            告」呢?

    (二)彼得在一百二十人聚会的场合中表明犹大的遭遇应验了圣经的记载
          。#1:15-20|
          ●「许多人」:原文是「许多名字」,这是希伯来惯用语法,用名
                        字来代表人。
          ●「弟兄们」:直译是「弟兄们,人们」或「男士弟兄们」,这一
                        个词都是在犹太人聚集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这应
                        該是一個正式称呼犹太会众的用语。当然,意义上
                        是包括没有提及的女性的。
          ●「得」了一分:原意是「抽签而得著」,后来引申为「按神的旨
                          意得著」。
          ●得了一「分」:原意是「签」,后来引申为「分配到的额份」。
          ●#1:18-19|是路加的说明,不是彼得的讲词。
          ●「工价」:「工资」、「报酬」。
          ●「买了一块田」:根据#太 26:14-16;27:3-8|犹大的田地是别人
                            帮他买的。
          ●犹大的死,#太 27:5|记载他上吊死了,这里记载他「身子仆倒,
            肚腹崩裂,肠子都流出来」,指的应該是上吊的尸首由高处坠下
            碰到地面而腹部破裂的状况。
          ●「亚革大马」:「血田」的亚蘭文。
          ●「願他的住处变为荒场,无人在内居住」:引自七十士译本的
                                                  #诗 69:25|。
          ●「願别人得他的职分」:引自七十士译本的#诗 109:8|。
          ◎犹太教对弥赛亚盼望的传统中,珍惜许多旧约的弥赛亚预言经文
            ,特别是诗篇中的「王家诗篇」。初代教会也延续这個传统。

    (三)彼得并要求重新选立使徒以替代犹大的职份,选举、祷告、抽签后
          选出马提亚来。#1:21-26|
          1.基本条件: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主升天日子为止,常与使徒在一起
                      起的人。#1:21-22|
            ●「我们」作伴:指「听众」,亦即「信徒群体」。
            ●「在我们中间出入」:表示没有阻拦的沟通和交往。
            ●「从约翰施洗起,直到....上升的日子为止」:表明使徒必须能
                                                        见证耶稣在世事
                                                        奉的整体。
            ◎#路 22:28-30|耶稣应许使徒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的十二支派,
              因此使徒要十二位。
              
          2.选出约瑟和马提亚之后,向耶稣祷告,求他指明拣选的是谁。
            #1:23-25|
            ●「巴撒巴」:「撒巴」的儿子之意。「撒巴」可能是「安息日」
                          、「老人」或纯粹就是一個人名。而以「人名」比
                          较有可能。
            ●「犹士都」:是一個拉丁文外邦名字,应該是约瑟的拉丁名字。
            ◎约翰的门生Papias曾表示,依据腓利的女儿#徒 21:9|提供的资
              料,约瑟做宣教工作時,曾奉主名饮下毒液,而安然无恙。
            ●「马提亚」:字义是「神的恩典」。圣经除此处外并无记载此人
                          其他的事迹。不過传统上认为这人后来往埃及南部
                          的衣索匹亚传道,也有传说他死后葬在德国的
                          Treves。
            ●「主啊」:指「耶稣基督」,信徒開始向耶稣基督祷告。

          3.抽签抽出马提亚为替代犹大的使徒。#1:26|
            ●「摇出」:直译是「签跌在」,这里表达抽签的方法是把两個人
                        的签放在一個容器中,用手摇晃,跌出来的签就是抽
                        中的人。
            ●当時不论是犹太教、昆蘭社团等团体,都用抽签来决定人选,所
              以抽签选使徒,算是正常的方式。不過圣灵降临后,圣经就没有
              记载教会用抽签的方式选举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