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基甸把军队分成三队,半夜用火攻的方式突袭米甸军營,打败米甸人
。#7:16-25|
●「三队」:将以色列军分为三队,这是旧约時期時常采用的战略
#撒上 11:11; 撒下 18:2|。
●「瓶子」:「罐子」、「坛子」。应該是一种陶器。
●「三更」之初:应译为「中更」,当時晚上分成三更,一更四小時
,初更是从晚上六点開始,所以中更从晚上十点開
始到半夜两点。
●「伯巴拉」:意为「渡口之城」,可能是靠近费哈小河
(Wadi Far'ah)。
●「西利拉」:在约但河以东的基列雅比南方十六公里处。
●「亚伯米何拉」:在约但河以东的基列雅比东方十公里处。
●「他巴」:在约但河以东的基列雅比东南方十一公里处。
●「约但河的渡口」:大概是指「伯善」附近的约但河渡口。
●「俄立」:字义是「乌鸦」。
●「西伊伯」:字义是「狼」。
◎#7:21|经文明显表示以色列在袭击敌军之前,各自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可以想像他们在基甸的领导下,使尽吃奶的力气制造噪音:先是宏
亮的号角齐响,接著是打碎三百個瓶子的声音,然后是震天价响的战
斗呐喊声,最后再次响起号角声。此時他们才開始追击军心溃散的敌
军。当時三百支火把可能造成一种敌人来势汹汹的错觉,直接影响到
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