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卫渐渐兴起 #16:1-19:17|
(一)撒母耳私下膏立大卫为王 #16:1-16:13|
1.上帝要求撒母耳停止悲伤,到耶西处膏抹他某一個儿子,并教导
撒母耳躲避扫罗的方法。撒母耳遵命去行。#16:1-5|
◎此時大约西元前1025年左右。
●「厌弃」:「抵制」、「拒绝」。
●「盛满」:「充满」,原文型态是「命令式」。
●「去」:原文型态也是「命令式」。
●「伯利恒」:位於耶路撒冷以南八公里,也是耶稣的出生地。
字义是「麵包之家」。
●「耶西」:字义是「我拥有」,是路得和波阿斯的孫子。
#得 4:17,22|。
●「预定」:原文是「看见」,词尾显示这应該是「为我自己看
中」的意思。
●「必要杀我」:由拉玛到伯利恒会经過扫罗的基比亚,因此可
能会被扫罗识破而被杀。
●「牛犊」:应該是平安祭用的祭牲#利 3:1|。
●「你要膏他」:「你要膏他归我」或「你要为我膏他」。
◎#16:2|中上帝是不是要撒母耳说谎?其实并非如此,平安祭应
該是膏立君王前的一個步骤,就如#9:12-27|膏立扫罗前也是先
有献祭。因此撒母耳只是隐瞒部份事实,而非捏造献祭之事。
不過我们也可以看出上帝鼓励撒母耳隐瞒部份事实而自保,似
乎我们也不必对别人「甚么都说」。
◎当時赫人帝国的君王登基時,长老代表百姓以香膏倒在王头上
,代表承认新王的权威,这是下对上的膏立。而埃及法老则是
将香膏倒在他分封的君王头上,代表法老的任命与授权,这是
上对下的膏立。以色列人受这两种传统的影响,#撒上 10:1|
#撒上 16:13|撒母耳对扫罗与大卫的膏立就是上对下的。
#撒下 2:4;5:3|百姓对大卫行的膏立,就是下对上的。
◎「战战兢兢」:不知道伯利恒的长老为何害怕,不過撒母耳可
能不常到伯利恒献祭,这种不太寻常的事情,
让长老们担心恐怕有大事要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