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耶和华向亚伯拉罕透露惩罚所多玛的计画,亚伯拉罕与上帝讨价还
价,议定所多玛城内如果有十個义人,就不灭城。#18:16-33|
●「起行」:「起来」。应該是指三個人站起来由希伯仑眺望所多
玛。
●「观看」:了望、俯视。耶和华这個动作似乎预告了所多玛的命
运。因为同样的,当亚伯拉罕再次「观看」这地(
#19:27-28|,和此处使用同一個字),而且是在「他
从前站在耶和华面前的地方」時,所多玛蛾摩拉已遭
毁灭。
●耶和华「说」:「说」、「回答」,「心里说」、「想」。
●「耶和华说」:配合下文#16:22|「二人转身」,可以看出造访亚
伯拉罕的三人身分不同。留下来的一人是上帝的
本身或其代表,而其他两人则是天使。
●「眷顾」:「认识」、「熟识」、「体认」。参考下文的「为要
叫他....」,此处应該是「有彼此相处的经验」,亚
伯拉罕被称为是上帝的朋友#代下 20:7;赛 41:8|
#雅 2:23|。
◎「强大的国」、「万国」:本节的应许是重复叙述本卷#12:2-3|
,原本神对亚伯拉罕的应许,但用词
稍有不同。第十二章的说法是:成为
「大国」、「万族」因你得福,而本
节以「强大的国」(『强大』原文是
『又大又强』)、「万国」取代,有
强调的味道。
●「遵守我的道」:原文是「遵守耶威的道路」。亦即上帝把「毁
灭所多玛」当成是「他的做事方式」之一。
●「秉公行义」:「做公义与公平公理」。
◎#18:17-19|意义是上帝要亚伯拉罕可以教导后代公平正义,所以
必须把他要执行的审判计画让亚伯拉罕知道。
◎从#18:19|我们可以看到恩典与律法配合的方式,神先以恩典開
头(我已经认识他),然后导向律法的训练(吩咐....遵守我的道
....秉行公义),最后透過这样的管道,恩典才达到目标(使我所
应许....的话都成就了)。这段经文也提供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
一些启发。
◎#18:17|令人感动,神願意与亚伯拉罕分享他的计画。
●「声」闻於:「叫喊」、「悲痛的哭喊」。此处应該是指被压迫
者的悲鸣的声音。
●「声闻於我」:「叫喊的声音很多」。
●要「下去」:与#创 11:5,7|的「降临」、「下去」同字。似乎
表明上帝审判的惯常作法,表达神并不是不知情而
需要「下去」查看,而是神「下去」時将带来审判
。
●「若是不然,我也必知道」:这样的说法显示上帝虽然全知,但
他进行毁灭性的审判時,还是贴近
受审者仔细查看,让被毁灭的人无
话可说。
●马索拉学者将这段经文列为文士抄写错误,角色应該对调,变成
「耶和华仍旧站在亚伯拉罕面前」。不過,无论是神等待亚伯拉
罕抑或相反,这都表现出神是願意亲近这样一位仆人的。
●「无论善恶」:字义是「真的要把义人和恶人」。
●「剿灭」:「毁坏」、「夺走」。
●与恶人同「杀」:「杀死」、「治死」、「处死」。
●「饶恕」:「举起」、「赦免」。
●「灰尘」:「尘埃与炉灰」,比喻「渺小没有价值的」。
◎「求主不要动怒」:这话显示亚伯拉罕也觉得自己有点僭越了。
◎#创 18:33|似乎显示上帝主动停止这场对话。其实我们知道亚伯
拉罕的代求并没有改变所多玛的命运,但相信亚伯拉罕对上帝的
认识在这场代求中有了改变。因为上帝不但准许为了十個义人不
灭城,甚至还把城中少数的义人拯救出来,这显出上帝的慈爱与
公义是超過亚伯拉罕与我们所能想像的。
◎对於亚伯拉罕来说,#18:23-33|这段祷告可能并非以所多玛、蛾
摩拉的命运为中心,而是主要在询問神的性格,这从#18:23-25|
可以看到端倪。亚伯拉罕感觉与他面对面交谈的这位神好像与之
前不同了,於是他希望透過这样的祷告探求神的本性,结果亚伯
拉罕恢复了信心,知道这位神仍是他以前熟识的那位,也达成了
神邀请他参与这次讨论会的目地。我们常常会不明白神的作为,
然而当我们透過他的话语,就会有对他新的发现,并了解到自己
对他的认识是何其的少。
◎我们是否想過无私的为社会国家代求?还是仅仅是为了自己的需
要祷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