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甸做士师把以色列人由米甸人手中拯救出来。#6:1-8:32|
◎前一章西西拉及迦南人的溃败彰显了耶和华的作为,也振奋了以色列人之
信心。但新一代的以色列人又退回到模棱两可、变了质的宗教之中。於是
耶和华管教的手兴起了一個以米甸人为首的新欺压者,使用一种新的「秘
密武器」―骆驼来进行劫掠:其快速、长程的战斗力量使米甸人及其联军
占极大优势,显然这种庞然大物的攻击使以色列人心中畏惧。
◎#6:1-8:32| 这段提到的米甸侵略是从『东南方』入侵以色列,可用来
对比前段 #4:1-5:31| 耶宾从『北边』入侵以色列。
◎基甸以后,士师记中「国中太平xx年」这样的记载就再也没有出现,表示
以色列人的状况是江河日下。基甸和亚比米勒的记载正好位於士师记的中
央,作者也似乎透過这個记载暗示以色列人的問题就在於巴力崇拜。
◎基甸及参孫的故事较其他士师的记载详细;基甸的故事占了三章篇幅
〈100节〉,记载参孫的则有四章篇幅〈96节〉。
(一)以色列人行恶,耶和华就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七年,受尽掳掠而呼求
上帝,上帝派遣先知責备以色列人。#6:1-10|
●「米甸人」:#创 25:1-6|是亚伯拉罕与基土拉所生的后裔,位於以东
以南,西奈半岛、阿卡巴湾东北端,此民族为游牧民族
,平常根据草场情况是否適合畜牧而迁移,主要踏足之
处是在死海的东边及雅博河的南边。根据民数记记载,
以色列侵占米甸人時掠物甚丰,可见此民族应該是一個
富裕的民族。#民 31:32-34|民数记记载当時米甸人的代
步工具是驴子,但到了士师记却用骆驼当主要的代步工
具,并顺作军事用途。
●在米甸人欺压的七年中,入侵是一年一度,按照他们传统的游牧方式,
带著骆驼帐棚而来的,进驻以色列地。
●劫掠的范围:玛拿西人为主要受害者,但是亚设、西布伦、拿弗他利
及以法莲的地界也受到牵连〈#6:35;8:1|〉,甚至遠至非利士南方的
迦萨。最后的大战是在耶斯列平原〈#6:33|〉进行的。
●「以色列人因为米甸人的缘故,就为自己在山中挖穴、挖洞、建造營
寨」。这种模式有两种目的:一为在战争時逃避米甸人的掠夺;二是
向掠夺者隐藏他们的收成。#6:4-5|
●「撒种」之后:阳历的十月与十一月是巴勒斯坦小麦与大麦播种的時
候。
●「亚玛力人」:位於巴勒斯坦南部的沙漠地带。
●「东方人」:泛指约但河以东,来自叙利亚沙漠的游牧民族。即今日
的阿拉伯人
●「迦萨」:位於犹大西南边境。
●#6:4|形容米甸人侵略选择的時间点相当聪明,他们只在以色列境内作
短暂的停留,但是大肆掠夺当地的农作物,并利用当時的草地放牧自己
的牲畜,使得以色列人不但失去农作物和牲畜,生活也面临困难。#6:5|
继而形容米甸人出现如「蝗虫那样多」,这是一個贴切且恐怖的描绘方
式。
●「蝗虫那样多」:不仅表示数量多,且表示其为害之大。
●「骆驼」:这個动物有很大的蹄(而且有软垫),所以在不同地势中能
发挥很高的效率,一只骆驼平均每天可以行走44.8公里,
若有人鞭策甚至可以多至每天160公里。除了可以成为军事
并交通代步工作外,还能额外背负180公斤的重物。甚至在
缺水的情况下,骆驼都能完成三到四天(甚至一周)的旅
程。此处是大规模使用骆驼进行军事行动的最早纪录。
●「亚摩利人」:原指米所波大米以西的地方,约旦河西的一族。
◎有時候我们遇到苦难時,也仅仅是呼求上帝为我们除掉苦难,但我们
是否注意到苦难可能是上帝的管教或警告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