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利米书 36章9节 到 36章20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2.巴录去圣殿执行耶利米的命令,众首领要求巴录念给他们听,
            首领们决定要报告君王,并要耶利米与巴录先躲藏。#36:9-20|
            ●「约雅敬第五年九月」:時间是西元前604年11-12月。七十士
                                    译本作「约雅敬第八年九月」,那時
                                    是西元前601年冬,巴比伦军队在尼
                                    罗河三角洲,被埃及军队击退,巴比
                                    伦军队退回本国。依照前后文的记载
                                    ,应該是巴比伦军队得胜的西元前
                                    604年11-12月,比较有可能众人到耶
                                    路撒冷禁食。
            ◎一般认为这個书卷不会太长,因为一天之中可以被宣读三次。
              一次在圣殿门口#36:10|,一次在领袖面前#36:15|,最后一
              次在约雅敬王面前#36:21|。许多学者都认为这部书卷包含
              耶利米书1-24章与46-51章的全部或大部分内容。
           ●「上院」:「高的院子」。一般认为就是「内院」(#王上 6:36|
                       及#王上 7:12|),即围绕圣殿本身的院子。称为「
                       上院」是因它在百姓所站立的外院之上。在圣殿范围
                       之内,内院是地势最高的一部分。  
           ●「沙番」:字义是「石獾」,此人是约西亚王的书记。
                       #王下 23:6|在他任职期间发现了律法书;他读了之
                       后将内容报告约西亚,而造成当時的宗教大改革(
                       #王下 22|)。假如这边和#26:24|的沙番是同一人,
                       基玛利雅Gemariah 就是当祭司先知们想杀耶利米時
                       为耶利米辩护的人的亚希甘之兄弟。
           ●「文士」:「书记」、「饱学之士」。
           ●「基玛利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成就」。考古挖掘出一個沙番
                           的儿子基玛利雅之印章盖過的文件,時间大约在
                           在西元前600年。
           ◎巴录可以自由在文士领袖#36:12|在圣殿区的办公室内念书卷上
             的文字,可以想像他应該有相当的地位。
           ●「米該亚」:字义是「谁像神」。
           ●「以利沙玛」:字义是「我的神已经听到」。如果这人就是
                           #王下 25:25|的以利沙玛,那么这人就是王室的
                           后裔。
           ●「示玛雅」:字义是「被耶和华听见」。
           ●「第莱雅」:字义是「耶和华已来临」。
           ●「亚革波」:字义是「老鼠」。
           ●「以利拿单」:字义是「神已付出」、「上帝赏赐」。#26:22|
                           也曾经出现。他虽然有份於先知乌利亚的死,但
                           他对耶利米颇有好感,最低限度对他的信息的严
                           重性颇认同。因为他(并其他官员) 催促耶利米和
                           巴录躲藏逃命(#36:19|),又劝约雅敬不要焚烧书
                           卷(#36:25|)。
           ●「哈拿尼雅」:字义是「神已眷顾」。
           ●「西底家」:字义是「耶和华是公义的」。
           ●「古示」:字义是「他们的黑」。
           ●「示利米雅」:字义是「被耶和华所偿还的」、「上主所报偿的
                           」。
           ●「尼探雅」:字义是「耶和华所赐的」。
           ●「犹底」:字义是「犹太人」。这人生平不详,不過追溯到三代
                       祖先,显示其应該也是一個重要人物。
           ◎「听见这一切话就害怕,面面相观」:尤其此時巴比伦重兵刚刚
             进入海岸平原,耶利米却预言犹大将灭国,如果这些文士相信耶
             利米传的信息是真,那的确是真的要害怕。
           ●#耶 34:16| 原文是「我们必须『告诉』『告诉』王」,而且是使
             役格的Hif'il,措词相当强烈。
           ●「墨」:「墨水」,以煤灰、烟油加上树胶等物质制成,旧约圣
                     经中仅出现於此。
           ◎#36:17-18|文士们显然是要确认巴录的纪录是否是忠实的呈现耶
             利米的信息。不過答案其实影响不大,文士们显然确定这是真的
             ,所以才紧张、慎重起来。不管巴录怎样抄写,文士们心里有数
             事情是严重了。当然,巴录也是专业文士,给的答案也是专业文
             士应該有的答案。我们的服事够专业吗?
           ◎古代大多数人都是文盲,所以知识份子格外宝贵,受人尊崇,文
             士的地位和学問便更加崇高。当時的人多半用羔羊皮和蒲草纸抄
             写圣经或记录文字,然后把一张张纸缝合起来成为一卷卷的卷轴
             。以色列人被掳后,文士成为律法师。到了新约時代,文士俨然
             演变成很有权力的政治团体。
           ◎虽然读新约的人对「文士」没有什么好印象,但是
             #36:12-20|显示这些文士对上帝有敬畏之心,也极力保护耶利米
             和巴录。其实这些文士大概知道报告约雅敬会有怎样的下场,
             #26:22-24|的事件已经清楚显出约雅敬王的立场了。不過他们还
             是坚持要回报那些让他们害怕的信息,只是事前有些准备。我们
             能够有智慧的传达听众不想听的信息吗?
           ◎「去藏起来」:犹太人传统上认为耶利米此時藏身於耶路撒冷大
                           马色门外「耶利米的洞穴」。不過不能确认这個
                           说法是否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