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福音 16章21节 到 16章23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玖、耶稣与门徒的谈话与特殊经历(#16:21-17:27|)
  一、耶稣第一次预言自己的受难(#16:21-23|)
      ○#可 8:31-33;路 9:22|
    (一)耶稣開始指示门徒他要上耶路撒冷,受苦被杀,第三天复活。#16:21|
          ●「才」指示:「開始」,而且有「强调」的意味。
          ●「长老、祭司长、文士」:当日公会的三种成员,「长老」指的是民间
                                    德高望重的领袖。

    (二)彼得拉住耶稣,劝耶稣不可如此。#16:22|
          ●「拉著」:「拉向他自己」。
          ●「劝」:「严肃警告」、「斥責」之意,跟马可福音的记载用的是同样
                    的字眼。
          ●「万不可如此」:原意是「恩典」、「怜悯」,后来变成「願神的恩典
                            临到你」。彼得的意思是「願神的恩典临到你,使你
                            不遭受到这一切。

    (三)彼得被耶稣責备为撒但,因为彼得只体贴人的意思。#16:23|
          ●「转過来」:表示耶稣转離彼得,转向其他门徒。
          ●「你是绊我脚的」:直译是「你是我的绊脚石」。跟「彼得」(小石头
                              )的意思有相关。
          ●「体贴」:「思念」、「想到」。
          ◎彼得似乎对耶稣「复活」的宣告没有反应,而比较在乎耶稣即将受死。
            这可能是因为当時的犹太人还比较无法接受「今世复活」的观念,而比
            较接受「末日复活」的观念,所以彼得当時清晰可以理解的,就是耶稣
            受死的信息。
          ◎耶稣指責彼得为「撒旦」,应該是其提出的意见,跟撒旦引誘耶稣不要
            用受苦和替死的方式实现弥赛亚工作的意图不谋而合,所以遭受耶稣严
            厉的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