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西乃之约的破坏 #11:1-13:27|
◎大部分的学者认为这段是在约西亚在位時,希勒家发现律法书之后(西
元前621年左右),引起的宗教改革期间,耶利米的预言。
(一)重申圣约的内容,并且犹大人既然不守圣约,上帝就一定会照约处罚
。#11:1-17|
1.上帝重申出埃及時与以色列人立的西乃之约。#11:1-5|
○本段与申命记的内容十分相似,#11:3-5|与#申 4:20;27:15-26|
相似,其他内容、用词也与申命记其他地方类似。
●「约」:「契约」、「结盟」。被掳前的先知比较少提到「约」
的观念,此处是耶利米书最早提到「约」的地方。
●「这约的话」:在这段经文出现四次(#11:2,3,6,8|)
●「铁炉」:「锻铁炉」、「铁的熔炉」。铁的熔点比铜高,是当
时的人认为很难加工的金属,「铁炉」就是「极大的
苦难」之意。
●「流奶与蜜之地」:埃及的文献、乌加列史诗都提到迦南地是一
个丰富自然资源,农產丰盛的地方。
●「阿们」:「真正地」、「确实地」。事实上#申 27:15-26|中
上帝每宣告一個咒诅,以色列人就喊「阿们」一次,
此处耶利米的「阿们」与申命记的景况呼应。
◎「约」:当時的约有以下三种:(1)「平等条约」。立约
双方达成协议,又向各自敬拜的神明立誓遵守(
#创 31:44-54|)。(2) 「藩属之约」。藩属国有
自主权,但可获得君主国的保护,但要进貢效忠。
(3) 「诏赐之约」。关乎君王的分封。
一般认为摩西的约属於第二类。这类「藩属之约」
通常有以下的部份:
(a)「序」:指出君王的身份(#出 20:2|;
#申 1:1-4|);
(b)介绍这位君王,从他過去的恩惠写到未来继
续效忠的动机(#出 20:2|; #申 1:5-4:43|);
(c)纲要性的应对和无条件的效忠(#出 20:3-8|;
#申 5:1-11;32|);
(d)详列君臣的关系,并藩属国之间的关系(
#出 20:22-23;33|;#申 12:1-26:15|);
(e)藩属国不忠的咒诅和忠信的祝福(#利 26|;
#申 27-28|);
(f)呼唤出立约的证人(#申 30:19;31:28| 以「天
地」为证人)。一般认为先知们的警告都出自背
约的咒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