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西底家王与耶路撒冷民众立约释放希伯来奴隶自由,但是又反悔
,於是上帝要处罚他们让犹大变成荒场 #34:8-22|
◎大多数经学者认为 #34:8-11|记载西底家为全体希伯来奴隶宣
告自由的这個不平凡行动的发生時间,是在巴比伦移师与埃及
对抗之時,也就是巴比伦军開始围攻耶路撒冷(西元前588年
一月),和埃及军入侵巴勒斯坦为他们暂時解围(588年夏)之
间的一段時间,西底家率贵胄与众百姓订立一项正式誓约,释
放該城所有的仆婢。至於释放这些人的目的,有学者认为这可
能为权宜之计,因战時粮食缺乏,农地荒芜,奴婢反而是累赘
负担,何况军队也须抽调壮丁保卫城池,此举可增添守城的兵
源;此外有些主人确是为实踐律法的要求而赞同此举,可能与
#出 21:2-11|、#利 25:29-55|、#申 15:2-3,12-18|的奴隶律
法有某些关系,但确切的目的已不可考。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西
底家王与百姓的立约是在圣殿中耶和华面前而立(#34:15|),
又在剖開的牛犊块中经過自订违约的咒诅(#34:18-19|),这表
明他们有奉耶和华的名宣誓的仪式(#创 21:23;31:51-53|;
#撒上 20:42|),这种立约的仪式可见於#创 15:8-16|。
◎[整理]释放仆婢的动机:
A.出於经济的考量:畜养奴隶在战亂時是很重的经济负担
B.出於实际的需要:可以增加防卫城市的人手
C.出於真诚的悔改:敬虔的人认为这样神也许会因为他们遵从
律法而解救耶路撒冷
D.出於虚假的敬虔:在危难時向神立约反正不吃亏
◎依照摩西律法#出 21:2-11;利 25:29-55;申 15:2-3,12-18|
,希伯来人作奴隶,仅需服务六年即可自由,遇到禧年也可以
获得自由,但我们可以想像「第七年释放奴隶」这件规定早就
已经被忽略了。
●「宣告自由」:可参考#利 25:10|。
◎#34:11|应該是指埃及介入,巴比伦短暂退兵之后,犹大人立刻
反悔,又要奴役犹大奴隶。有些学者认为围城時宣告奴隶自由,
也可能仅仅是为了免除自己必须供应粮食给奴隶的义务。
●#34:14|引用#申 15:12|
●#34:15|「回转」和#34:16|「反悔」的原文动词是同一字,是
「转回、转向」的意思。比较这两個「转向」,一次是神所喜
悦的(原文「眼中看为正的」),一次表明他们不尊重神(原
文作「亵渎/轻慢」他的名),形成强烈的对比。
●「亵渎」我的名:「污辱、玷污、俗化」。人在立约時尊奉主
人的名以肯定此约,而背约就是「妄称神的
名」(#出 20:7|; #申 5:11|; #耶 5:2|)。
所以名字的主人就没有得到当得的尊重和荣
耀。
◎#34:17|「使你们自由於刀劍、饥荒、瘟疫之下,并且使你们
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的预言亦可於#15:4;24:9;29:18|。
●#34:18|将祭牲切为两半作为立约仪式,圣经中仅於此处和
#创 15:9-10|中出现。这种仪式是用来警告背约者将会如牲畜一
般被切成两半。
◎上帝对这些背约领袖的审判就是他们被「刀劍、饥荒、瘟疫」所
灭,巴比伦军队将回头攻城直到将之灭亡。
◎#34:11|起提到因为这些人没有料到巴比伦军队因埃及出兵而暂
时撤退(西元前588年),以为奇迹正在发生之际,考量生活要
回复正常的话他们是需要奴仆的,便声称他们释放奴仆的行动過
於匆忙,於是冷酷无耻且自私自利地违背了自己严肃的诺言,前
述的誓约遭背信,得释的仆婢又再被强逼服奴役,所以先知遂宣
告神对該项背信行为的审判,尤其是这是在耶和华面前所立的庄
严誓言,强调他们将会受到极可怕的惩罚:暂撤的巴比伦军队必
卷土重来,犹大必沦为焦土。耶利米使百姓想到耶和华救他们脱
離埃及的奴役時与他们立的约,这约包含了百姓释放他们奴仆的
义务。他们野蛮无耻的行动公然地侮辱了上帝,他们佯装给别人
自由,结果他们自己却得到自由――在刀劍、瘟疫,和饥荒中受
害的自由。
◎坐下来论断西底家和百姓是容易的,然而我们也应思考自己是否
向别人并向上帝许下诺言,但当事過境迁后便很容易而且随便地
忘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