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耶和华的使者呼召基甸,基甸求证据,天使用磐石出来的火烧尽祭物
,基甸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叫「耶和华沙龙」。#6:11-24|
●许多学者认为这里与#出 3:1-22|耶和华呼召摩西的经历相近。
●「耶和华的使者」:在本段中与「耶和华」混用,应該就是指上帝
自己。旧约早期耶和华常以人的型态出现,如
#创 18:1-33|。
●「俄弗拉」:详细地点不详,可能是位於巴珊西北13公里左右的
艾特泰尔八(et-Taiyibeh)。字义是「幼鹿」。与「
便雅悯的俄弗拉」#书 18:23|不同。
●「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亚比以谢」是「玛拿西」的儿子,地
业位於约但河西,参考#书 17:2|。
●「橡树」:此树的树荫很大,常常成为迦南人敬拜神,求神喻的地
方,因此也被看成是「圣树」。在旧约橡树常和偶像崇
拜有关(#王上 14:23|、#王下 17:10|、#赛 1:29|、
#赛 57:5|);也有可能是类似约书亚记(#书 24:26|)
所记载之一次真诚的敬拜。
●「约阿施的橡树」:约阿施可能是这棵橡树的守护者,甚至是树下
巴力祭坛的主持人#6:25|。
●「基甸」:「砍伐者」的意思。
●「酒榨」:「榨酒池」,通常位於洼陷的岩石中,把葡萄放在岩石
凹陷处用脚踩踏,取其汁液。
●「酒榨....打麦子」:打谷通常在空旷的地方,因为需要利用风将麦糠
和麦子分開,才能有最多的收成(参考#何 9:1|、
#何 10:11|。但是此处描绘到耶和华使者向基甸
显现時,基甸正在酒榨那里打麦子,可见他们为
了躲避掠夺需要躲起来甚至牺牲收成的窘境。
●#6:11|和#6:12|成为一個幽默的对比。#6:11|正描述基甸为了躲敌人的
悲惨光景,#6:12|耶和华却称基甸是「大能的勇士」!
●耶和华「观看」基甸:原文是「转向」的意思。
●#6:13-14|描述基甸因为以色列人饱受同苦而难以理解耶和华的同在,
甚至对於耶和华即将的拯救感到质疑。但神却以类似昔日对摩西的
差遣(#出 3:12|)回应基甸说:「我不是差派你去么?」神藉此表达
他与基甸同在,并应许基甸会有能力力量胜過敌人。
●「主啊」:这個词显示基甸已经认出来者并非普通人,不過他应該
还不确定这人是神,所以还有后来的「求证据」行动。
●「至贫穷的」:参考#6:27|可以看出基甸的家境很不错。
●#6:16|神不厌其烦的跟基甸重申并保证他的同在,就像当初呼召摩西
和约书亚。(#出 3:12|、#书 1:5|)
●「证据」:原文这個字指著一個神迹,特别是涉及神同在及介入而要求
的保证或印证。同样的原文字出现在 #出 4:8-9|和
#出 4:30|(上帝拯救以色列脱離埃及地的神迹印证)。
●与我说话的「就是主」:原文是「就是你」。
●「礼物」:「貢物」、「奉献」的意思。通常指献上礼物或礼品(
#创 32:13|、#创 32:18|、#创 43:11|)、或向王的进
贡(#王下 17:3-4|)、或向上帝献上的祭物(#利 7:37|、
#利 23:37|)。
●「一伊法」细麵:约等於二十公升。
●#6:19|这里基甸拿来的供物相较於当時需要在酒榨那里打麦子的窘境
和食物欠缺状况来看,这些细麵和一只山羊羔已经很丰盛了。
●#6:22|显示出一個早期以色列人的信念:「没有人面对面见到神还能
存活」 #出 33:20; 20:19|、#士 13:22|、#王上 18:38|。
●#6:23|神已经消失,还怎么跟基甸谈话呢?其实神本来就不一定要用
人形跟基甸对话。
◎基甸回应神的第一反应是責怪神不与他们同在,却忽略了以色列百姓
不顺服神招祸的事实。人常会忽略到自身的責任而归咎於神或别人,
当我们遇到困难時,也许我们应該先省察自己。
◎基甸与摩西一样,由於自己的能力、地位不如人而不相信上帝会把
重大任务交托给他们。这使人想到:「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
们呢?」#罗 8:31|
◎此处基甸是自卑(害怕、缺乏自信)还是谦逊的人,似乎很难有所
定论,虽然在许多事情上以及#6:27|有明确提到他是惧怕的人,但是
他却带领百姓打败米甸人,精於奇袭并且让以色列人想立他为王,
甚至在希伯来书11章(#希 11:32|)信心英雄榜上有名呢!
◎人很软弱,基甸虽是有名的士师,事实上也是很软弱,他在这里要「
证据」,在#6:36-40|也需要证据。在这两次中,上帝都给基甸证据,
但我们必须了解这是上帝的「怜悯」,而不是「得胜的公式」。
参考:#太 12:38-39|, #约 2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