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伯沙撒王的筵席 #5:1-31|
一、伯沙撒王摆设筵席,用耶路撒冷圣殿的器皿饮酒,结果有指头出现在墙上
写字,使得国王惊惶。#5:1-6|
◎这個事件发生的年代大约在拿波尼度王第十七年,西元前539或538年
10月,但以理应該已经八十岁左右了。此处距離第四章末尾记载的事件
,已经過了三十年。在那之前幾日,波斯大军才经過血战后,攻下位於
巴比伦北方八十公里的奥皮斯城。接著渡過幼发拉底河,西帕尔城不战
而降。拿波尼度在奥皮斯之役,城陷時逃走。后来是在巴比伦以南二十
七公里处被俘。
●「伯沙撒」:字义是「願『彼勒』(一個神名)保护皇帝」。是当時巴
比伦王拿波尼度的儿子,因为拿波尼度长年留在他玛城,
西元前 550年任命伯沙撒摄政。玛代波斯大军攻陷巴比伦
时,伯沙撒被杀。
●「一千」大臣:应該只是约略的数字,不過当時的君王常常大量宴客。
波斯王曾经每日宴客一万五千人,亚历山大的婚宴也有
一万人参加。
●「他父尼布甲尼撒」:拿波尼度娶尼布甲尼撒的女儿为妻,因此伯沙撒
是尼布甲尼撒的外孫。但亚蘭文与希伯来文一样
,没有「孫子」一字,因此用「儿子」来通称。
也有可能这里的「父」是「先王」的含意。希罗
多德時代,已经发现尼布甲尼撒与拿波尼度的名
字常被混用。另外,古時候继任的君王,常号称
为名王之子,即使两人根本没有亲戚关系。
●「用这器皿饮酒」:用别国祭祀用的器皿饮酒,表示看不起該国的神明
,是非常不敬的行为,当時各国都避免这样做。
●「粉墙」:「灰泥墙」。考古中挖出来的的巴比伦王宫墙壁的确涂著石
灰粉。这种墙在灯光下会显得特别光亮。
●写字的「指头」:原文是「手的指头」,表示出现的是「手掌与手指」
,不包括手臂。
●「腰骨」好像脱节:希伯来人认为「腰部」是「害怕」这种情绪的所在
地。
◎其实,当時波斯军队已经进逼巴比伦城,举行宴会只是想团结人心,做
最后的抵抗。在这种情况下又看到奇怪的手写字,巴比伦王的惊讶、害
怕并不难令人想像。大概也就是在这种鼓励自己与军民的士气宴会中,
为要表现自己的国力还很强,才会做出平常不会做的贬低其他国家祭器
行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