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腓利向埃提阿伯的太监传福音 #8:26-40|
1.天使要求腓利到旷野去。#8:26|
●「主的一個使者」:就是「天使」。这是典型的旧约对天使的称
呼法。#创 16:9;24:7|
●「迦萨」:耶路撒冷的西南方,靠近地中海岸,这是应许之地的
最南端 #创 10:19|,也是西乃旷野的北端,位於埃
及与巴勒斯坦的交界处。
●「那路是旷野」:原文没有「路」,而是「那是旷野」,有可能
指著当時的迦萨城已经是旷野。旧迦萨城於西
元前96年被毁,新迦萨城则於西元66年被毁。
当然也有可能指「往迦萨的路」是经過旷野。
2.腓利遵命前去,遇到一個埃提阿伯的太监。#8:27-28|
●「不料」:原文是「看阿」。
●「埃提阿伯」:是目前的「苏丹」或「衣索匹亚」,旧约称为「
古实」其民族都是黑种人。
●「大权」:原文是一個官衔,可以翻译为「司库」。
●「太监」:不是一個职衔,而是指这人「性器官被阉割」。根据
律法,这样的人不能参与聚会 #申 23:1|更不用说去
圣殿敬拜神。
●「女王干大基」:当時的埃提阿伯的国王被国民奉为太阳神,既
然是神,自然就不管人间的杂务,所以国政就
由皇太后主持,这主政的皇太后职称就是「干
大基」。
●「总管银库」:「管理全部国库」的意思。
●「礼拜」:「敬拜」。不能确定这個人是不是已经归化入犹太教
,但至少他去耶路撒冷敬拜上帝。
●「车」:原文可以指「战车」或「马车」,不過这里应該是「牛
车」所以腓利可以追上。
●「念」先知以赛亚的书:「朗读」的意思。
3.腓利遵圣灵的命令去接近太监的车,用其朗读的以赛亚书向他传讲
耶稣。#8:29-35|
◎「贴近」:就是因为贴近,所以可以听见太监念书的声音与内容
。
●「你所念的,你明白吗」:这個問法,对当時的犹太拉比来说,
就是询問在字面的解法外,其更深层
的意义(秘密的意义或引申的意义)。
腓利用这個問题来表达以赛亚书該段
其实是指向耶稣的。
●「指教」:「领路」、「带领」、「当向导」。
●「请」:「请求」、「召唤」。
●#8:32-33|引自七十士译本的以赛亚书53:7-8|。按照犹太教拉比
的解释,经文中受苦的义仆可能指先知本人、以色列民或将来要
来的弥赛亚。因此太监的提問显出他对犹太教传统的解释有涉猎
。
●「人不按公义审判他」:原文是「他的公义被夺去」。
●「世代」:可以解释成「种族」、「身世」、「時代」。
●「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可以翻译成「谁能述说他的后代」或「
谁能述说他的身世」。前者指耶稣被钉
死,后来却有很多人跟从他。后者指谁
能为被钉死的耶稣之一生做出解释呢?
◎一個陌生人接近高官的车子,唐突的提出经文质疑,而这個高官
居然谦虚的请他上车,与他讨论圣经。由#8:34|的提問看来,这
个高官具备不少知识,了解犹太人对这段经文的解释,但又不太
满意。当時,文士抄写的圣经价值不斐,这高官应該是由耶路撒
冷購买到这份以赛亚书的抄本,还没回到本地就在车上迫不及待
的研读起来,其谦虚与追求的心志令人敬佩。现在的我们,够珍
惜手边的圣经吗?
◎如果听众仅有一人,有多少人会觉得很快乐而不灰心的?腓利在
撒马利亚传福音,有很多人接受相信。而圣灵要他離開成果丰硕
的福音工场去旷野,仅向一人传福音,他也乐意顺服,这点是很
值得敬佩并学习的。
4.太监决定要受洗,腓利就为太监施洗,后来圣灵就把腓利提去,
腓利沿路四处传福音直到該撒利亚。#8:36-40|
●「有古卷」:即是「西方抄本」,这段应該是后来的文士添加的。不
過倒是让我们可以了解初期教会受洗的状况。
●「一心」相信:「全心」的意思。
●「亚锁都」:就是旧约的「亚实突」,原本是非利士人的五個大都市
之一,在迦萨以北约32公里的沿海城市。
●「走遍」:「行经」、「经過」的意思。
●「該撒利亚」:是犹太省的省会,也是巴勒斯坦的行政中心,罗马总
督的所在地。位於耶路撒冷西北105公里左右,城里的
居民大多是非犹太人。因此腓利定居在此处的目的应
該是向外邦人传福音。
◎对於太监来说,腓利被提正是显出他蒙上帝特别的眷顾,派一個「使
者」来跟他传福音。对於腓利来说,向外邦太监传福音应該是個很特
殊的经历,让他打定主意要向外邦人传福音。外邦人得救,这对犹太
人来说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