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登山宝训(#5:1-7:29|)
○#路 6:17-49|
◎此段讲论,不一定一次说完,也不一定没有重复说。
◎此段风格:1.Poetical 诗歌体裁
2.Pictorial 具体例证
3.Poverbial 格言性质
◎本段的释经法:1.文学上的夸张法
2.一般性原则的解释法
3.以经解经的原则
一、八福(#5:1-12|)
☆整個八福的语法是:「有福啊!xx的人,因为xxxx」。
(一)耶稣上山,门徒进前,耶稣開口教训众人 #5:1-2|。
●「门徒」:应該是泛指跟随耶稣的人,其中应該掺杂有十二门徒在内。
◎这里可能等於路加福音六章的平原宝训,或是不同场合底下类似的讲道
。如果两篇讲道是等同的话,大概#太 5:1|提到的「耶稣就上
了山」是一种概括性的描述,而路加福音记录比较多的细节。#路 6:17|
的「平地」可能是指山丘地带稍微平坦的地方。
(二)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5:3|
●「虚心」:原文指「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此字常来形容「讨饭的人
」。在此译做「灵命贫乏」会比较准确。
●「虚心的人」:「灵里贫穷的人」,自知灵性贫乏,在上帝面前无可依
恃的人。
●「有福了」:指「有福气」、「可庆贺」、由心里呼喊「多么快乐啊!
」的意思。
◎灵里贫穷的人自知自己灵性贫乏,在上帝面其无可依恃,因此只能仰赖
上帝的恩典,这样的人,上帝要把天国的福份给他们。
◎我们来到上帝的面前,自觉如何呢?是否深知自己灵性贫乏,只能依赖
上帝的怜悯?
(三)哀慟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5:4|
●「哀慟」:指「不能隐藏的深切悲痛」。
●「哀慟的人」:「为罪恶悲伤的人」,指为自己的罪和这世界因为罪恶
产生的不公平与不公义哀慟。
◎这样的人上帝要安慰他们,亦即上帝终究要解决罪恶对個人和世界的影
响。
(四)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5:5|
●「温柔」:「对神柔顺,对人谦和」。
●「温柔的人」:这种人为自己一无所求的心,知道没有什么是自己应該
拥有的。
●「地土」:指「上帝所应许的產业」。亦即暗指「天国」。
◎温柔的人不追求拥有什么,上帝反而给他们天国。
(五)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5:6|
●「饥渴慕义的人」:渴望实行上帝旨意的人,渴望個人称义、個人行为
合於义并上帝的公义得以彰显在天下。
◎上帝给这种人的赏赐就是:满足他们的渴望。
◎前四福谈到個人方面的心态与福份,其中第四福又是前四福的高潮,却
也是前后四福的转接。
(六)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5:7|
●「怜恤人的人」:以仁慈待人的人。可能是指那些为他人的罪恶、苦难
而哀慟的人。
◎上帝给这种人的回报,就是「以仁慈待他」。
(七)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5:8|
●「清心」:指内心的「专一」、「清洁」。
●「清心的人」:「内心清洁无伪的人」、「心地纯洁的人」。
◎这些专一心志等待上帝的人,上帝给他们的回报就是让他们终究是等到
他们想要的,也就是见到上帝。
(八)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5:9|
●「使人和睦」:「促进和平」,「使人与上帝和睦」。
●「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因为他们所作所为酷似上帝的属性。
(九)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5:10-12|
●「为义受逼迫」:因为要获得個人的「义」(也就是为了信耶稣),或
者为了实行上帝旨意(也就是实现上帝的公义)而遭
受迫害。
◎11和12节是用来解释第10节,耶稣一方面把「自己」和「上帝的义」劃
上等号,视为自己受苦等同於为义受逼迫。另一方面也用以前的先知当
榜样来鼓励听众在逼迫下还是可以欢喜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