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耶路撒冷被攻破,耶利米重获自由 #39:1-18|
◎七十士译本中没有#39:4-13|节。
1.耶路撒冷被攻破,西底家被抓、王子们被杀,耶路撒冷被焚烧,
百姓被掳到巴比伦。#39:1-10|
◎耶路撒冷於西元前588年1月開始被围攻,西元前586年7月18
日城墙被攻破。圣殿於西元前586年8月被毁。详细的纪录在
#耶 52|。
◎这段历史详细的年代整理如下:(亦可参考 #王下 25:1-12|)
-耶路撒冷被围攻:西元前588年1月15日 (#耶 52:4|)
-耶路撒冷被攻破:西元前586年7月18日
-耶路撒冷圣殿被毁:西元前586年8月中旬
(以上计算法是以春季为一年之始,即尼散月=3/4月。)
所以耶路撒冷被巴比伦围了一年半,到城墙破裂之前,除了粮
食耗尽(#52:5-6|)外,百姓最后还以人肉充饥(#哀 4:10|),
可见過程之惨烈。
◎圣经很少记录确实的日期,但耶路撒冷陷落是如此重大,所以
起迄時间都有详尽的记录。
●「尼甲沙利薛」:字义是「尼甲(神名)保佑吾王」或「火
王子」。这個名字出现两次,可能是同名
的两人,其中一人是尼布甲尼撒王的女婿
,先在叛变中杀了尼布甲尼撒的儿子以未
米罗达,后来继任为巴比伦王。
●「三甲尼波」:字义是「尼波的劍」。
●「拉撒力」:是一個「官衔」,意思是「大臣」、「太监长
」。
●「拉墨」:是一個「官衔」,意思是「高级将领」或「占卜
长」。
◎#39:3|不同英文译本列出的人数各有不同:
六人:KJV, LXX
四人:RSV,NASB,TEV,TNK
三人:NIV, NEB
二人:NAB, JB
●「中门」:「中间的门」。详细的位置不详,只知道大概在
耶路撒冷北面的城墙。由於魚门#尼 3:3|在北面
,因此也有人认为魚门就是中门。
●「王园」:位於耶路撒冷南门附近。由於巴比伦主要是攻击
北面的城墙,因此西底家选择南门逃跑。「王园
」大概是個果园,用汲沦溪谷的泉水灌溉。
#尼 3:15|记载「御花园」在城南。
●「两城」:原文是「两墙」,可能是希西家抵抗亚述時,加
强城防重建的一段城墙。
●「亚拉巴」:字义是「荒野」。指犹大旷野和死海连接的约
但河谷。渡過约但河就可以逃到摩押或亚扪。
●耶利哥的「平原」:原文是「亚拉巴」的复数型态,表示西
底家已经逃到耶利哥(接近约但河)附
近的亚拉巴,但是还是被抓到。
◎#39:4-5|提及西底家的逃亡计画是在耶利哥附近的约但河渡
口過河,逃往摩押或亚扪寻求庇护。从耶路撒冷下到耶利哥
平原的路长约24公里,是条陡峭的下坡路,沿途尽是不毛多
石的山头,所以无处躲藏,没有岔路也没有可守的山寨。本
来西底家也幾乎成功了,因为巴比伦人追上他時,距離约但
河只有幾公里路。
●「哈马」地:字义是「堡垒」。
●「利比拉」:字义是「肥沃」。在以色列东边界线上之一处,
是在叙利亚一個大平原上。为哈马的一個城,
在巴比伦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大路上,是叙利亚
境内的奥朗底河(Orentes River)上的要冲,
也是埃及通往米索不大美亚的要道的岔口。根
据#王下 23:33|法老尼哥二世曾经使用此地作
为迦基米施之役的军队集结地,并曾在这囚禁
西底家。而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也以这里为军
队的大本營,在进兵巴勒斯坦時在此驻扎,后
也在这审讯囚犯。
◎#39:7|西底家被抓后的待遇可参考#王下 25:7|。
●「剜」西底家的眼睛:「使瞎眼」。
◎「剜出眼目」作为叛逆惩罚的其他例子:
参孫(#士 16:21|)
亚扪人恐吓要剜出基列雅比人右眼之事(#撒上 11:2|)。
◎#52:11|提到西底家最后是死於巴比伦狱中,但没有指明他
被监禁了多久。
◎巴比伦帝国承袭了亚述帝国使用的政策,将叛逆的民族迁離
本地。其设计是将部分百姓掳为人质,同時让原有的王朝继
续统治該属国。事实上耶路撒冷被攻陷,巴比伦仅仅掳走了
832人#52:29|,可见巴比伦并不打算完全迁移整個以色列民
族。将原本属於被掳者的土地重新分配给没有地业的贫民,
一方面是与没有地业的贫民建立友好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为
经受多年战火蹂躏的国土奠定农业和经济的基础,毕竟土地
荒废对巴比伦王来说没有好处。如果亚述帝国就是用这种政
策,那北国十個支派的百姓,大部分应該还是留在以色列地
区,而非真正被迁移灭绝。
●「护卫长」:「侍卫领袖」。
●「尼布撒拉旦」:字义是「尼波已经种下种子」。
#王下 52:8|记载此人於耶路撒冷城破以后
一個月来焚毁耶路撒冷。不過此处#39:3|
记载的都是文官,并不表示围攻耶路撒冷
时此人(军事将领)一定不在场,因此我
们还是不要太過武断才好。
◎从#39:8-10|城破之后的结局来看,无论王或百姓都不能逃避
耶利米一直预言的上帝审判确实临到。我们要留心,虽然我
们可以不理会他,或悖逆他,或设法逃避他,但迟早他会追
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