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生来是瞎眼的人(#9:1-41|)
◎「让瞎眼的人重新看见」,这是新约圣经中记录最多的神迹。在旧约中
这是属於上帝的能力(#出 4:11;诗 146:8|)和弥赛亚的工作
(#赛 29:18;35:5|)。
1.主角:一個生来瞎眼的人。#9:1|
2.门徒询問耶稣到底是谁犯罪导致这人瞎眼,耶稣否定这人瞎眼是因为
罪的原因,而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9:2-3|
◎犹太人的观念中认为身体的残缺跟「罪」有关,如果不是自己的罪,
就是祖先的罪由后代承担。
◎耶稣否定这种传统观念可以应用在这個瞎子身上,而认为这瞎子的苦
难与残缺是要正面的显出上帝的作为来。
3.耶稣鼓励门徒趁著好時机要做上帝的工。#9:4-5|
◎「白日」、「黑夜」:「白日」可能是指「可以顺利传福音的時候」
,「黑夜」可能指「十字架的逼迫临到,无法
顺利传福音時」。
4.耶稣透過唾沫和西罗亚池的水醫治瞎子。#9:6-7|
●「用唾沫和泥」:犹太人认为这种举动等於「搓麵揉麵」,而将泥团
涂抹在眼皮上,就等於「膏抹」的工作,都是安息日不应該做的事。
●「西罗亚」:是「奉差遣」的意思。在此应該是表明醫治的能力由奉
差遣的耶稣身上而来。
5.瞎子的邻舍对瞎子的遭遇议论纷纷,而瞎子自己把事实复述一次。
#9:8-12|
6.众人把瞎眼的人带去法利赛人那里(因为治病的日子是安息日),於是
引起了法利赛人中间的争论:「不守安息日、不是由神来的」、「不是
由神来的罪人不能行这样的神迹」。#9:13-16|
◎这两派的争论其实真正的解决方案是由「安息日醫治人就是不守安息
日」这個前提下手,而法利赛人们却决定由「否定一個真实发生的神
迹」下手,於是两派人马千方百计的誘导瞎子和一干证人否定耶稣真
的行過这個神迹。
7.瞎子认为耶稣是先知。#9:17|
8.犹太人不信这神迹真的发生,於是传唤瞎子的父母来作证。瞎子父母承
认这人真的是生来瞎眼的,却因为怕被赶出会堂,不願承认这是耶稣的
神迹。#9:18-23|
◎「赶出会堂」:按照犹太人的传统,被赶出会堂的人在社会上蒙上污
名。在商场上要受杯葛、宗教上的优待与权力将丧失,更被认为会无
法进入弥赛亚国度。逐出的期间有時是「三十、八十、九十日」,严
重者是「终身被逐」,不過这种严重的刑罚需经過公会投票决定。
9.法利赛人誘导这瞎子要否认耶稣的神迹,而瞎子坚持他的确经历的一次
神迹。#9:24-25|
●「該将荣耀归给神」:意思是「要向神自己表示感谢」、「当敬畏神
,坦白供出任何隐蔽的罪」(#书 7:19|)。
◎「我们知道这人是個罪人」:目的是暗示瞎子供出他们要的答案。
◎「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这真实而不
能被抹灭的见证,让意图涂抹神迹真实性的法利赛人难以招架。从某
些角度说,「以前瞎眼、今日看见」这种经历是每個基督徒的共同经
历。
10.瞎子因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神迹肯定耶稣是上帝来的,引起法利赛人们
恼羞成怒,把他赶出去了。#9:26-34|
◎法利赛人无法辩驳瞎子的理论,干脆直接責备他是「全然在罪孽中
」,完全掩住自己的眼睛不看这件事实。
11.后来耶稣告诉瞎子他就是人子,瞎子欣然相信又拜耶稣。#9:35-38|
●「神的儿子」:比较可靠的抄本做「人子」。
12.结论:耶稣感叹自己来,是让不能看见的看见,自以为能看见的反而
瞎了眼。#9:39-41|
●「难道我们也瞎了眼么」:直译是「我们不是眼瞎的,是吗?」。
◎法利赛人应該有能力分辨耶稣的神迹与身份,但是他们故意不願意
接受(故意瞎了眼),以致耶稣要感叹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够
看见的反而瞎了眼。而如果法利赛人真的瞎了眼,看不见耶稣的身
份与能力,那就没有責任,但今天法利赛人有能力分辨,却故意不
认识,还告诉别人说他们有分辨能力,这才是大罪(有能力分辨却
故意欺骗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