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师记 2章11节 到 2章19节   背景资料  上一笔  下一笔
    (二)以色列人離弃真神,以致上帝发怒让仇敌攻击以色列人。后来上帝又兴
          起士师拯救他们,他们却还是不听从士师。以致堕落、拯救、再堕落这
          样的历史循环不断重复 #2:11-19|
          ●「巴力」:这個字字面意义是「主人/所有人」, 通常是指迦南人的
                      神哈达(Hadad)。巴力是迦南多神教中伊勒(El)的儿子,
                      负責风调雨顺,因此是农產之神。伊勒是较隐匿的神只,
                      而巴力则是诸多作为的神只,因此古代近东极为盛行敬拜巴
                      力。旧约中巴力的别名计有:巴力比力士(Baal-berith
                      #士 9:4|)、巴力毗珥(Baal-peor#民 25:3|)、巴力迦得
                      (Baal-gad#书 11:17|)、巴力西卜(Baal-zebub, 
                      Baal-zebul#王下 1:2|)。耶洗别将腓尼基人敬拜巴力米尔
                      夸特(Baal-melqart)的风俗引进以色列。迦南人称叙利亚
                      人之神哈达(Hadad)为巴力,因此同一時期的旧约作者往往
                      将之统称为复数的「众巴力(诸巴力)」(Baalim)。此字
                      又可解为「众丈夫」、「众主人」或「众君主」,隐喻淫亂
                      。有很多先知也采用这隐喻#何 2:1|及下,#何 3:1|及下,
                      #耶 3:6|及下等等。
          ●「亚斯她录」:常被当成巴力的妻子,是掌管战争与生育的女神。叙利
                          亚北方的人称之为亚拿特神(Anath)。乌加列文本中
                          的亚拿特神常以「童贞女」的形像出现,是巴力的妹妹,
                          与巴力一样是诸多作为的神明。这些生育神只的敬拜
                          仪式每每包含放荡堕落的行为,包括献婴孩为祭,迦
                          南地尤以为烈。
          ●「诸巴力」:「巴力」的复数,在迦南神话中,巴力可以用许多形
	                    式出现,当時以色列地也有很多巴力的祭坛。
          ●迦南的宗教中,巴力是雨水与农作物的神,巴力的配偶是亚纳,亚纳
            是性、爱、繁殖与战争的女神。亚斯他录也是女神,常常被当成是巴
            力的配偶(地方宗教中这种混淆很常见,例如台湾的「妈祖」、「观
            音」)。
            每年的雨季就是巴力战胜大水与海洋带来的雨水,每年干季就是巴力
            被摩特(死与干旱之神)杀害。而巴力的配偶亚纳把摩特打败之后,
            巴力又复活,重新带给大地雨水。
            迦南人认为秋季的雨量与春季的作物发芽,都是因为巴力与其配偶性
            交所带来的繁殖力量。当然,牲畜的多產、田园丰收也都跟这种繁殖
            的力量有关。所以为了促进巴力与其配偶繁殖的力量,迦南神庙中的
            神妓要与许多的男性发生性交。
          ●#2:16|并没有明显提到以色列人回心转意归向神,但后来的经文一再
            出现这种困境中的呼求,使我们可以假设他们确实求告神,而神也应
            允他们的祷告,但他们却彷佛得了「属灵失憶症」,一旦危机一過,
            便又開始拜偶像,恢复之前的不悔改。
          ●「顽梗」:意思是「坚硬」,指著那些硬著颈项的人而言,就像马或
                      驴企图反抗骑士对其拉鞭繩控制其向左或向右時会硬著自
                      己的颈项以示抗议,旧约通常特别泛指出埃及時那些顽固
                      不顺服的人(#出 32:9;33:3;33:5;34:9|)。
          ◎#2:16-19|摘要耶和华兴起士师拯救,此处并未提及耶和华拯救的原
            因,可能是神基於以色列人的悔改和求助的呼喊而作的回应。
          ◎以色列一再離弃神,罔顾先前神拯救他们的大能,反而敬拜被他们击
            败的敌人的神只,令人匪夷所思。我们在经历神的恩典后,会不会也因
            为一些缘故不敬拜神而敬拜其他「偶像」呢?
          ◎人有時候就在这种愚顽、受苦的循环中挣扎而无法挣脱。我们现在看
            士师记的時候会觉得以色列人很愚昧,可是我们现在是否也在这种「
            愚昧」、「受苦」、「蒙恩」又接著「继续愚昧」的循环中挣扎呢?